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2010年10月14日 星期四

【廣播】台語影展初體驗…專屬在地人的金馬獎與銀星獎


台語影展初體驗…專屬在地人的金馬獎與銀星獎
粟子

距離國人自製的首部16釐米台語片〈六才子西廂記〉(1955)不過一年,以本省母語拍成的電影,迅速躍升市場中堅,幾乎每片必賣。未幾,邵羅輝執導的〈雨夜花〉(1956)在台北市創下45萬的超高票房,奪下該年賣座第二,僅次「天皇巨星」李麗華領銜的國語片〈海棠紅〉(52萬),勝過台港合作的〈關山行〉(42萬),林黛主演的〈橘子姑娘〉(34萬)、〈梅姑〉(32萬)。同年登上「十大賣座」的台語片,還有外省籍影人唐紹華執導〈林投姐〉(31萬)、何基明導演的〈薛平貴與王寶釧〉(30萬,首部32釐米台語片),以及有近親關係的廈語片〈周成過台灣〉(36萬,王天林執導)。儘管國民政府推行國語不遺餘力,也給予國語影壇不少助力,但礙於片量不足、語言隔閡,還是不若台語發音的電影有魅力,繼而形成五0年代中至末期的第一波台語片熱潮。
1957年,徵信新聞報(中國時報前身)舉辦系列以台語片為主題的座談會,更宣佈籌畫「台語片電影展覽會」(簡稱台語片影展),每年舉行「觀摩競賽」,以求「促進電影事業的發展」。影展將獎項分成兩部分,由專家評審的金馬獎、由觀眾票選的銀星獎……屈指一算,此金馬獎比新聞局的版本早了五年,遺憾的是,這匹「先行馬」只跑了一年……


成功之母
光復後初期,政府在統一語言的施政原則下,對方言電影(主要是台語片)並不支持,不少影人望而卻步。1954年前後,改稱「台語片」的廈語片進入台灣市場,搶走不少本地歌仔戲、新劇團的生意,讓早有意利用新技術「發揚民間藝術」的「都馬劇團」團長葉福盛下定決心「圓夢」,拍攝改編自歌仔戲傳統劇目的電影〈六才子西廂記〉。葉福盛自任監製和編劇,購入一架16釐米攝影機和萬呎膠卷,聘請曾經留日的邵羅輝任導演,廖福良攝影。利用戲臺拍內景戲、巡迴外地演出時拍外景戲,期間拍拍停停,每完成一段就臨時搭暗房沖洗。厲害的是,錄音機、洗印機都是土法煉鋼製造,可謂貨真價實的一手包辦。電影於1954年12月中旬開拍,至1955年3月殺青,原屬黑白攝影的〈六才子西廂記〉,還增添一項噱頭…伊士曼彩色的夢境,希望看到這段的觀眾,戲裡戲外都產生如夢似幻的錯覺。
1955年6月,〈六才子西廂記〉在頗具規模的艋舺大觀戲院上映,第一天果真人潮洶湧。只是,戲院的放映機為35釐米,與影片的16釐米規格不合,許多因此觀眾抱怨畫面模糊,雖然戲院同意改用16釐米放映機,卻又由於容納700個座位的場地過大,後排觀眾根本看不清楚,索性早早離場。「惡評」傳出,拍了三個月的電影三天就告下片,其他戲院同樣興趣缺缺,首開先例的〈六才子西廂記〉壯烈犧牲!

蓬勃發展
來自廈門的「都馬劇團」拍出第一部台語片,結果不如人意,但對台灣本地的戲團卻頗具激勵作用。同年8月,「麥寮拱樂社女子歌仔戲團」的老闆陳澄三,與知名「連鎖劇」(於歌仔戲舞台播放的影片,大多是不易表達的情景,如:山崩地裂、雷電交加、投水等,片長約二到三分鐘)導演何基明合作,攝製歌仔戲電影〈薛平貴與王寶釧〉,劉梅英、吳碧玉主演。談到拍攝過程,《台灣電影戲劇史》的作者影劇史家呂訴上寫到:「在中部一帶名勝區攝影,亦是克難式的,用『愛模』所拍的35釐黑白片。」台語片專家葉龍彥亦描述:「此片是在一隻手提攝影機和幾盞透明的照明燈,在加事後配音的情況下克難完成。」和〈六才子西廂記〉類似,早期(甚或之後)的台語片多存在資金技術缺乏的問題,唯都能憑著智慧與刻苦一一克服。1956年1月,電影在大觀戲院、大稻埕中央戲院及美麗都戲院首映,隨即造成轟動,戲院內外人山人海,玻璃被亟欲買票入場的觀眾擠破,〈薛平貴與王寶釧〉開啟台語片的熱映先鋒。
此後,拍攝台語片的私人公司如雨後春筍,不出一年光景,就從荒漠變綠洲,聲勢直逼政府努力扶植的國語片。歸納台語片崛起的原因,有要有三項(主要參考葉龍彥的論述):
一、本地市場需求:無論是好萊塢的英語、國語片的國語片甚至是日本片的日語,對本省人而言,台語還是最好的溝通管道。加上台語片多演出熟悉的民間故事,演員亦是同文同種的同鄉人,自然多了幾分親切。
二、廈語片的刺激:廈語雖與台語相通,但發音較高、尾音上揚(聽曾是廈語片紅星的凌波(時名小娟)說台語,就能體會箇中差異),還是不太一樣。儘管廈語片品質普遍不佳,講話又「聽來怪怪的」,卻還是吸引許多台灣觀眾,成為港人口中「冷門中的熱門片」……若能看到順耳又好看的台語片,哪有不掀起熱潮的道理。
三、歌仔戲與新劇轉型:歌仔戲團雖然表面蓬勃,實際卻陷入「不研究、不進修而墮落到粗俗地步」的陳窠。在電影不斷求新求變的威脅下,勢必面臨淘汰轉型的危機,有歌仔戲團乾脆將眼光轉向原本的「對手」,希冀以媒介開創延續劇團生命。問題同樣發生在表演空間受電影壓縮的新劇團,票房下滑,使許多演員轉入電影求發展,知名的台語片影星與編導,如:小艶秋、小雪、辛奇、呂訴上等都出身於此。
台語片自1955年起年產量直線飆升,儼然一片欣欣向榮。然而,產量大增的背後,正是品質的問題,果然不久就浮現「一片公司」、「七日鮮」的惡性情形。


影展序曲
台語片成為「一本萬利」的暴利買賣,自會引來各式各樣的「有為者」,其中不乏追逐利潤的投機客,引發「劣幣驅逐良幣」的危機。為求延續難得的榮景,徵信新聞報出面主辦「台灣電影事業促進座談會」,針對台語製片的種種問題,邀請台語片編、導、演、製各方人士交換意見,一手促成的社長余紀忠坦言:「台語片在台灣電影事業中的歷史很短,製片的內容技巧也還不夠純熟,但不可否認,在台灣擁有大量的觀眾,其影響力不容忽視,因此必須好好輔導督促其走上正軌發展的道途。」另一名與會導演白克也認為:「台語片目前產量多,但演員人才缺乏,素質不高,這些都是台語片需要改進的地方。」為進一步實現改革理想,月餘宣佈將舉辦首度「台語片影展」,由此評選出優秀的台語片以資鼓勵。難得的是,影展並非一時興起,會章與評選辦法都十分詳盡且具條理,一如會章宗旨:「從彼此觀摩競賽中求進步,交換經驗,提高水準,並引起社會的廣泛注意,促進電影事業的發展」一心助台語片蒸蒸日上。
除此之外,影展也注意到專家學者與一般觀眾視角好惡的不同,分設「金馬獎」與「銀星獎」。前者聘請文藝、影劇、教育、評論界專家九至十一人為評判員,設評判會議決定優勝者;後者則是由觀眾直接選出「最受歡迎的影星」,前十名即獲頒獎項。金馬獎共設置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攝影、最佳音樂、最佳童星、特別獎等十一個項目,預定每年舉行一次。

名單爭議
第一屆台語影展金馬獎頒獎典禮於1957年11月30日舉行,當年有32部影片參與,登記銀星獎的台語片演員高達90位,參與投票選民超過15萬人次,足見受矚目的程度。如同世界上所有影展,名單總會伴隨爭議,初誕生的金馬獎也難例外,又扯上兩大報心結(徵信新聞報與聯合報),筆戰更添新仇舊恨。
「明星影業」、「萬安影業」等十二家公司聯名於《聯合報》發表質疑「第一屆台語片影展」評選結果的文章,內容指出五點(見下);隔日,主辦單位立即於徵信新聞報一一回覆(見下刮號內文字),一來一往、針鋒相對。
一、「評選辦法」第十條規定「以總平均最高者當選」,因此每一項目比較中自然產生最佳者,為何評選會將最佳影片、最佳音樂兩項保留。(評審認為參賽各片,有的主題正確、有的演員出色、有的技術高超、有的導演勝、有的故事好,但卻沒有一具有綜合成就而富有代表性者。為了維持評選上的嚴格標準,因此予以保留;最佳音樂部分亦同。)
二、各項獎品均應以評分為根據,但此次得獎者不盡然是總平均分數最高者。(除最佳攝影一項,其餘均按最高得分給獎。最佳攝影原以〈阿蘭〉得分最高,唯攝影師為日人宮西四郎,給獎應以國人自製為對象,故改以得分次高的〈心酸酸〉獲獎。)
三、「評選辦法」第十四條稱評判結果與計分記錄將先行封存,至影展閉幕典禮中由影展委員會公佈,但實際確是在評選委員會議中商定獎項得主。(按照規定封存,所有措施無不合之處。)
四、突然增設技術獎及榮譽獎各一名。(榮譽獎是為鼓勵確具相當優異成績而未獲獎的演員所設,「評選辦法」亦有規範。)
五、公布每片各項總平均分數,以昭公信。(公布各項競賽前五名得分以徵信。)
多番質疑,令策劃主辦的徵信新聞報頗感吃力不討好,對「台語片影展」的熱誠,也逐漸轉淡。原本承諾的一年一度,成為「只有一度」,金馬獎、銀星獎一同沒入銀海,成為台語片黃金時期的一段瑰麗往事。

1955年起,台語片產量直線上升,在56、57年達到高峰,年產量超過60部,是國產國語片的四、五倍,1958年稍微下降,但仍有38部。然而,當初籌辦「台語片影展」試圖避免的狀況依舊發生…因為大量粗製濫造,導致生產過剩、公司倒閉,又不幸碰上八七水災(1959),全台經濟大受打擊,終使台語片遭逢第一個黑暗期。


第一屆台語影展金馬獎得獎名單
獎項╱獲獎者╱作品
最佳影片╱本屆保留
最佳導演╱張英╱小情人逃亡
最佳編劇╱洪聰敏╱青山碧血
最佳男主角╱康明╱萬華白骨事件
最佳女主角╱柯玉霞╱三美爭郎
最佳男配角╱歐威╱金山奇案
最佳女配角╱洪明麗╱基隆七號房慘案
最佳童星╱黃慧書╱小情人逃亡
最佳攝影╱陳忠義╱心酸酸
最佳音樂╱本屆保留
特別獎(故事)╱張深切╱邱罔舍
特別獎(技術)╱莊國鈞╱萬華白骨事件

銀星獎(最受歡迎影星)名單:小艶秋、小雪、何玉華、柯玉霞、洪明麗、田清、白蘭、白蝶、趙震、林翠華
優勝獎:戽斗、小燕、洪洋、李佩玲、白蓉、鷺菁、張麗娜、鍾瑛、歐威、李蕾
榮譽獎:小雪

參考資料:
1.呂訴上,《台灣電影戲劇史》,台北:銀華,民80(再版),頁44。
2.黃建業編,《跨世紀台灣電影實錄(1898~2000)》上冊(1898~1964),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2005,頁292、297~305。
3.電影資料館口述電影史小組,《台語片時代1》,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
4.葉龍彥,《春花夢露—正宗台語電影興衰錄》,台北:博揚文化,1999,頁54~71、92、139~146。

收聽網址:中央廣播電台「台灣紅不讓」點選10/07,節目音檔將保留45天。
節目摘要:台語影展初體驗…談1957年舉辦的台語片「金馬獎」與「銀星獎」
播放歌曲:1956年賣座台語片〈雨夜花〉同名主題曲,江蕙、多明哥合唱版。

本文同時刊登於「戀上老電影…粟子的文字與蒐藏」新聞台
文章網址:台語影展初體驗…專屬在地人的金馬獎與銀星獎
該處有更多粟子的電影可以欣賞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