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3日 星期三
【六月影圖專欄】達悟族的戲劇初體驗…〈蘭嶼之歌〉
【六月影圖專欄】達悟族的戲劇初體驗…〈蘭嶼之歌〉
粟子
青年時移居台灣的導演潘壘,1963年受邀入香港「邵氏」,他得到公司的支持長期駐台拍片,題材與資金上也有一定自主性。加盟首作〈情人石〉(1964)實地到蘇澳、台南安平取景,臨時演員動輒千人,展現不同片廠的實景震撼,上映頗獲好評。之後,潘壘再接再厲,挖掘更獨特的異文化風情,終於選定離島蘭嶼,編導以原住民達悟族(舊稱雅美族)為背景的〈蘭嶼之歌〉(1965)。
〈蘭〉片講述張沖飾演的留美生物學博士何維德,遠赴蘭嶼尋找從事紅蟲研究卻失蹤十餘年的父親。期間,維德結識被神父收養的原住民少女雅蘭(鄭佩佩飾),在她的協助下為島民治病,並屢次以科學戳穿惡巫師蠱惑民心的法術。不願與維德解除婚約的富家女白丹娜(何莉莉飾)與朋友乘飛機來此,招搖行徑不僅引來島民恐慌與驚奇,也造成維德與雅蘭的衝突。經歷重重險阻,維德終於找到父親遺骸,同時救活為紅蟲咬傷、險些喪命的頭目之子,事後他決定繼承父志,與雅蘭永居蘭嶼行醫。
〈蘭嶼之歌〉運用當時鮮見的海底攝影技術,拍攝蘭嶼周邊的熱帶海洋生態,精彩畫面亦獲得第十三屆亞洲影展最佳彩色攝影(洪慶雲)。更特別的是,達悟族第一次被搬上劇情片銀幕,當時全島居民共一千九百人,其中高達一千三百人參與演出,幾乎動員每戶人家。儘管電影主戲圍繞在張沖、鄭佩佩等主要演員,但片中穿插記錄的迎賓、大船下海、豐收等達悟族的傳統祭儀活動,今日看來更具珍貴價值。
為趕在颱風季節前完成佔全片六分之五的外景,劇組曾有十天日以繼夜地不停工作,讓眾明星吃足苦頭。飾演巫師的黃宗迅、頭目的龔稼農及頭目之子的王俠(歌手王傑的父親),都穿上達悟族的丁字褲,毫無遮蔽的戲服,使他們曬得黝黑異常,而女演員鄭佩佩、何莉莉的肌膚也從白晰變成巧克力色。對於外景的艱苦,曾多次到東南亞拍片的男主角張沖體悟更深,他在受訪時回憶:「蘭嶼炙熱的烈日,尖銳的礁石和颱風警報的威脅,可比吸血的紅蟲更厲害!」
戲份頗重的外籍神父一角,潘壘特別邀請在蘭嶼傳教多年的瑞士籍天主教神父紀守常(Giger Alfred,1919~1970)親自現身說法。「邵氏」允諾電影殺青後,就將搭建的教堂無償捐給紀神父,他得知消息後開心不已:「雖然我參加這次演出是盡義務,不取片酬,但是我比誰的酬勞都拿得多。」神父很有表演天分,和演員的互動自然,令筆者誤以為是頗具經驗的外國演員呢!紀神父於1954年7月14日搭船至蘭嶼,展開十六年的傳教工作。遺憾的是,拍攝〈蘭嶼之歌〉數年後,他在台南新營車禍過世,由於是第一位到蘭嶼傳教的天主教神父,因此被當地的教徒尊稱為「蘭嶼之父」。
〈蘭嶼之歌〉上映時分為兩種版本,裸露女體的交給規範寬鬆的地區放映,管制較嚴台灣、東南亞等地則將其刪去。此舉曾引起協助拍攝的紀神父不滿,他表示導演當初承諾不會濫用達悟族的女性畫面作為噱頭,如今則有毀約之嫌。儘管「邵氏」解釋是真實紀錄而非賣弄色情,卻仍舊凸顯片商到初民部落取景時,如何看待和處理暴露鏡頭的複雜心態。
參考資料:
1.《聯合報》1964年5月30日~1964年7月28日,相關報導共四則。
2.吳昊主編,《文藝‧歌舞‧輕喜劇》,香港:三聯書店(香港),2005,頁72~73。
3.「別開生面的『蘭嶼之歌』園遊會」,《南國電影》第七十七期,1964年7月,頁26~27。
4.「台東縣蘭嶼天主教文化研究發展協會—天主教會」http://www.yeso.org.tw/2.htm(檢索日期:2009年4月)
本文同時刊登於:
1.高雄電影圖書館「六月份月訊」紙本
2.電影瘋‧瘋電影「【台灣戲夢】達悟族的戲劇初體驗…〈蘭嶼之歌〉」
3.戀上老電影…粟子的文字與蒐藏「【六月影圖專欄】達悟族的戲劇初體驗…〈蘭嶼之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