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1日 星期二
【九月影圖專欄】孤獨少女的幻想與幻滅…〈寂寞的十七歲〉
【九月影圖專欄】孤獨少女的幻想與幻滅…〈寂寞的十七歲〉
粟子
身為「義大利電影實驗中心」錄取的第一位華人,白景瑞(1931~1997)學成歸國卻沒能立即學以致用,而是在「中央電影公司」任製片部經理,策劃〈啞女情深〉(1966)、〈我女若蘭〉(1967)等片。蟄伏四年,終於得到執導三分之一〈還我河山〉(1967)的機會,並由此獲得肯定,這才打開圓夢窗口。未幾,白景瑞毅然辭去穩定的辦公室職務,專心作導演,選擇以探討青少年徬徨孤獨心境的〈寂寞的十七歲〉(1968)踏出第一步。
〈寂寞的十七歲〉以氣質清純的女星唐寶雲詮釋缺乏家庭溫暖的少女,台語片崛起的小生柯俊雄飾演玩世不恭的瀟灑表哥。白景瑞最初計畫拍一部「銳利討論青年心理的電影」,藉此暴露學校、家庭教育的缺陷,以及因此產生的畸形心理問題,但最終還是向票房、政府與社會的保守風氣屈服,調整為浪漫唯美路線。
電影敘述品學兼優的高二生唐丹美,暗戀風流帥氣的表哥馮澤,唯他始終渾然不知,反與丹美姐姐交往。丹美約表哥見面當晚,馮澤與另一位女友林雪(李湘飾)談判分手破裂,遭對方打破頭部,他不顧受傷駕車離開,意外車禍喪生。丹美誤以為表哥為赴己約而死,整日癡癡顛顛,醫生由同樣來精神科就診的林雪得知事情始末,助丹美打開心中死結,回歸正常生活。
為了準確掌握主角性格,避免落入想當然爾的窠臼,劇組開拍前曾函請台北各女中推派女學生參加座談會徵詢意見,白景瑞盡心揣摩少女心境,努力在電影前半尤其明顯。此外,儘管影片未直揭家長老師過份重視學業,忽視孩子心靈空虛的癥結,卻也不失為長輩嘗試瞭解青少年的引子,一如片中父親恍然大悟的感嘆:「我總以為她還是個孩子……」
〈寂寞的十七歲〉上映後叫好叫座,不僅在台票房直逼一百五十萬(當年國片首輪能賣至八十萬已屬奇蹟),香港兩週即超越四十萬,打破台灣電影歷年最高紀錄。獎項方面,〈寂〉在第六屆金馬獎囊括最佳導演(白景瑞)、最佳彩色攝影(林贊庭)等六項,更於第十四屆亞洲影展奪得最佳男主角(柯俊雄)、最佳剪接(沈業康)、對青年問題理解特別獎等三項,是中華民國代表團參展以來非常風光的一次。年僅二十三歲就登上亞洲影帝的柯俊雄更是聲名大噪,他將輕浮性格的表哥詮釋得相當入骨,鋒頭直逼從頭演到尾的寂寞表妹唐寶雲。
不過,佳評如潮的〈寂寞的十七歲〉也並非無可挑剔,最明顯是電影以「表哥過世」為分水嶺,前段輕快有新意,現實幻境交錯,隱喻暗示處處;後段卻有如宣導片,父母老師受醫生「教誨」,馬上改正只重視課業表現的「錯誤」,直來直往較為牽強,至丹美與病友逃跑遊玩、登樓救人等均嫌累贅,拖慢前段精心設計的節奏,是比較可惜的地方。
拍攝場景方面,除在「中影」士林片廠搭內景,電影不少畫面都取自台北周邊實景,譬如:女主角就讀的學校是位於台北市的景美女中,幾個飯店的場景則分別在統一飯店文華廳、國賓飯店,其餘像是圓山兒童樂園、台北榮民總醫院與市區街景等,均可透過電影欣賞到四十年前的景致。
頂著留學光環,白景瑞是當時少數擁有電影學位的導演,無論同行或觀眾,對他首次獨立執導的作品都是高度矚目,友善說法是觀摩新技術,反之則有「看好戲」的味道。白景瑞明白商業收入對導演生命有決定性影響,因此在拍攝手法、內容及呈現方式上有所妥協……話雖如此,他仍不忘在「說故事」的傳統形式下滲入「實驗主義的東西」,為國片帶進一股新氣息。
參考資料:
1.《聯合報》1962年11月14日~1968年9月26日,相關報導共十六則。
2.黃仁編,《電影阿郎—白景瑞》,台北:亞太,2001。
本文同時刊登於:
1.高雄電影圖書館「九月份月訊」紙本
2.電影瘋‧瘋電影「【台灣戲夢】孤獨少女的幻想與幻滅…〈寂寞的十七歲〉」
3.戀上老電影…粟子的文字與蒐藏「【九月影圖專欄】孤獨少女的幻想與幻滅…〈寂寞的十七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