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8日 星期五

【廣播】親情的真諦…〈女人四十〉


親情的真諦…〈女人四十〉
粟子

失智症,如果沒發在自家身上,就只是一個名詞,但當長年相處的長輩真的出了狀況,短短三個字,就變成千言萬語也說不清的複雜情緒。很有方向感的人,可能連回家的路都找不到;曾經心思縝密、萬事小心的人,可能連家人的名字都叫不出;最討厭把飯菜拌得亂七八糟的人,可能把食物準確放進嘴裡的能力都沒有;努力壓抑怒氣,不露半點慍色的人,可能一點不滿意就隨口亂吼亂叫亂罵……他(她)雖然樣貌依舊,但心(腦)好似換了一個人,讓還記得他(她)過去模樣的家人,獨自承受「記得」的快樂與痛苦,唯獨他(她)已經將這些「記憶」拋到九霄雲外!九0年代中,老年化問題浮上台面,一向關注社會變遷的香港導演許鞍華,選中失智症為重新出發的題材,完成描寫中年人夾心餅乾境遇的〈女人四十〉(1995)。


身為香港八0年代最好的導演之一,許鞍華在九0年代初明顯沈寂,少數作品也差強人意。〈極道追蹤〉(1991)後,又三年未有新作,她坦言香港影壇迷戀大堆頭、大卡司,但自己心裡卻想拍香港的故事,無奈片商興趣缺缺,想的拍不成,不想的只得堆掉,於是幾年沒有新作面市,直到〈女人四十〉。談及為何選擇以家庭倫理和失智症老人為切入點,她認為香港上下近年花費許多氣力討論政治,偏偏這是變得最快、最不可捉摸的部分,唯有「家」是不會受任何變數影響,而其間所衍生的關係也是最緊密且無法逃避的;至於老人問題,許鞍華表示幾年前曾有專門幫助高齡者的社團與她接觸,希望能協助製作紀錄片。儘管影片因故未成,但這群年輕人不計酬勞的付出,令她很受感動,也埋下拍攝失智症故事的種子。
正因為不是「備受期待」的商業大片,許鞍華及團隊有足夠的時間構思籌備,慢工出細活,上映後果真佳評如潮,一舉囊括國內外主要獎項。儘管〈女人四十〉僅是住在擁擠舊樓裡的一小戶人家,卻演出每家每戶都有的痛苦委屈無奈責任和感情。夾在不講理公公、懦弱丈夫、青春期兒子的四十女人,就像一位屢破紀錄的舉重選手,無論給她加多少重量,她都能奮力舉起,即使臂膀快要斷了,也不鬆手。電影的成功加強許鞍華對社會問題的挖掘與呈現,又陸續執導〈千言萬語〉(1999)、〈男人四十〉(2001)、〈姨媽的後現代生活〉(2006)、〈天水圍的日與夜〉(2008)、〈天水圍的夜與霧〉(2009)等細膩刻畫人性的作品,延續自〈女人四十〉以來,一種源自生活周遭、觸人心弦的體悟。


拍〈女人四十〉時,蕭芳芳(1947~)已累積超過四十年戲齡,爐火純青的表演,被英國影評東尼雷恩譽為「當代最優秀的電影演員之一」。由於父親早逝,蕭芳芳六歲即作童星負擔家計,不久即以文藝片〈小星淚〉(1954)打開知名度,成名作為〈苦兒流浪記〉(1958)。少女時期,與馮素波、陳寶珠、薛家燕、王愛明、馮寶寶等並稱「七公主」,以粵語武俠片、青春片風靡影壇。未幾,她毅然放下順遂的演藝事業赴美就讀大眾傳播,學成返港,一度投身幕後工作任導演及製片,並參與香港新浪潮電影〈跳灰〉(1976,梁普志、蕭芳芳導演)、〈撞到正〉(台譯「小姐撞到鬼」,1980,許鞍華導演)等,更不惜扮醜演出〈八彩林亞珍〉(1982,吳宇森導演),成功塑造平凡正直的傻大姐形象。考量孩子的教育、再進修的人生規劃和耳疾問題,蕭芳芳開始減少演出,儘管如此,她只要現身必定成為矚目焦點,自然又不失幽默的演技,一如〈方世玉〉(1992)的苗翠花。
為配合蕭芳芳就讀兒童心理學的課程,許鞍華特地將通告壓縮在暑假期間,不到兩個月即告完成。然而,別以為時間短就會馬虎,許鞍華直言兩人都想戲好,工作時有爭執,也因為如此,才令影片得到好成績。
為照顧摔跤受傷的母親,蕭芳芳選擇放棄親赴柏林領取最佳女主角銀熊獎,她笑言自己身兼妻子、媽媽、媳婦、女兒、演員、學生六種角色,是外人難以想像「一團混亂」。現實生活中,蕭媽媽也和戲裡的公公一樣罹患失智症,蕭芳芳自述在表演時,借用不少平時生活的經驗,但她也補充:「事實上每個人的狀況都不同,像我現在就很累,因為上下兩代都要照顧。」蕭芳芳年輕時,管束女兒甚嚴的母親被暱稱為「蕭太后」,她從小被逼著學中英文、不停地唸書,雖說母女間難免有矛盾,卻沒像外面渲染的誇張。因〈女人四十〉備受肯定的蕭芳芳,某種程度上也透過戲劇重新審視自己曾(或正在)走的路,因此片中的她不只是演,更多了一份真實的人味。
「我和電影一直有種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但是我一直有個夢想,想要在另一個行業做專業人士,像我修兒童心理學,就是希望作個臨床輔導員。」蕭芳芳對未來目標清晰,沒有丁點怠惰,即使內心念念不忘電影,還是堅持「讀書第一」。2000年前後,蕭芳芳耳患加重,轉而更專注於兒童心理研究,並得到碩士學位,執著毅力令人折服。


「你最喜歡把你家裡最大塊的狗屎弄上身,然後硬塞給我吃!」聽到丈夫要自己辭去用心經營的工作,照顧罹患失智症的公公,蕭芳芳飾演的阿娥忍不住歇斯底里狂吼,明白說出很寫實的痛苦。銀幕這頭的觀眾,大概都能體會她這把其來有自的火氣,畢竟爸爸是「大家的爸爸」,怎麼別人都能一推二五八,我卻得為此(說穿了還是別人的爸爸)無悔犧牲,這樣究竟公平不公平?!
曾經有養育之恩的父母,卻是子女成人後的燙手山芋,年邁患病、脾氣古怪,於是成為阿娥氣話中的「狗屎」……〈女人四十〉沒有哭啼的濫情與一肩挑起的矯情,而是以一個平凡家庭的遭遇,引導出你我內心不願觸碰,又勢必為此痛苦與計較的照料難題。「我寧願你們不要那麼長命,要不然大家都很辛苦。」孫子阿一見全家為爺爺鬧得焦頭爛額,靜靜說出一句有點殘忍的願望,「深受其害」的父親只能啞口無言,畢竟誰也不想讓兒女承受自己正在吃的苦。

電影後段,阿娥將住進養老院的公公帶回家,路上遇到繽紛飄落的白色花絮,他高興喊著:「下雪了!」畫面簡單卻餘韻悠長,類似處理不勝枚舉,觀眾不時笑中帶淚、不時破涕為笑。對於照顧失智症的公公,阿娥從厭惡、認命到釋懷,也在過程中摸索到相處之道,懂得順著他的話答(這也是照護失智症患者的要點),最後談出一段看似天馬行空,實際意味深遠的對話,引出公公靈光乍現的睿智結論:「人生,很有趣的。」


女人四十(Summer Snow)
導演:許鞍華
編劇:陳文強
演員:蕭芳芳、喬宏、羅家英、羅冠蘭、夏萍、丁子峻、譚倩紅、鮑方、文雋
插曲:鳳閣恩仇未了情、生命的插曲、小李飛刀、一枕香銷
出品:嘉禾娛樂事業有限公司(香港)
獲獎:第三十二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女主角(蕭芳芳)、最佳男配角(羅家英)、最佳攝影(李屏賓)、觀眾票選最佳影片;第十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許鞍華)、最佳男主角(喬宏)、最佳女主角(蕭芳芳)、最佳男配角(羅家英)、最佳編劇(陳文強);第一屆金紫荊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許鞍華)、最佳男主角(喬宏)、最佳女主角(蕭芳芳)、最佳編劇(陳文強);第四十五屆柏林電影節最佳女主角(蕭芳芳)、天主教人道精神獎。
劇情簡介:
持家有方的職業婦女阿娥(蕭芳芳)與丈夫阿炳(羅家英)兒子定一(丁子峻)組成小康之家,阿娥在衛生紙公司任業務主任,阿炳是駕訓班考官,兩人工作穩定、生活無虞,日子過得簡單溫馨。阿娥家樓下住著阿炳的父母,空軍退伍的公公(喬宏)脾氣極臭、我行我素,向來與媳婦不合,所幸婆婆(譚倩紅)慈祥和藹,細心照料丈夫,為阿娥減輕不少負擔。
一日,婆婆突然在家暈倒過世,公公非但不難過,反而出現不認識家人、老是喊餓等怪異行為,眾人以為他刺激過深,不以為意。不久,公公獨自跑到馬路橫衝直撞,回家又將肥皂當奶油吃下,事態嚴重,阿娥只得帶他到醫院檢查,才得知已患上老年失智症。公公生活起居皆須家人照顧,還得阻止他突如其來的跳樓等脫序舉動,阿娥為此疲於奔命,公司業務又遭新人頂替,令她洩氣非常。萬般無奈,阿炳夫妻只得將父親送至養老院,返家後,雖然日子輕鬆許多,但阿娥卻始終放心不下。
阿娥決心辭掉工作,照顧像小孩的公公,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也找到最合適的應對模式。公公在全家出外踏青時安詳離世,阿娥來到時常和他相處的天台,往事歷歷、潸然淚下。

中央廣播電台「台灣紅不讓」節目於2010年6月全面改版,每集節目分為三個單元「兩代明星比一比」(不同時代明星竟有奇蹟般的相似經歷)、「經典電影回顧」(精華回顧中港台的光影回憶)及「華人影展面面觀」(台灣金馬獎、中國大陸金雞百花獎、香港電影金像獎、亞洲(亞太)影展緣起與花絮),同集內容則分三篇文章刊出。

收聽網址:中央廣播電台「台灣紅不讓」點選06/24
節目摘要:
2010年6月24日首播,節目音檔將保留45天,朋友們有空不妨點閱收聽,非常感謝!
1.兩代明星比一比:樂蒂VS王祖賢(兩代聶小倩)
2.經典電影回顧:講述老人失智症的電影〈女人四十〉
3.華人影展面面觀:金馬獎首開先例…談早期特別獎設立
播放歌曲:
1.與世隔絕:王祖賢演唱(齊秦合音),收錄於王祖賢1998年發行的同名專輯
2.生命的插曲:張學友演唱,〈女人四十〉插曲
3.訪英台:凌波演唱,〈梁山伯與祝英台〉插曲

本文同時刊登於「戀上老電影…粟子的文字與蒐藏」新聞台
文章網址:
1.兩代倩女…樂蒂、王祖賢
2.親情的真諦…〈女人四十〉
3.金馬的特別獻禮…凌波首開先例
該處有更多粟子的電影文章可以欣賞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