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3日 星期日

用信紙,還我河山!


用信紙,還我河山!
粟子

國共對峙時期,田單(火牛陣)、句踐(臥薪嘗膽)一類「小剋大」的「復國」歷史故事很得政府喜愛。拍出系列主題電影〈西施〉(1966)、〈還我河山〉(1966)之餘,也在許多不經意處潛移默化,日前家中搜出、印有「還我河山」字樣的信紙,正是今日很難再見的時代產物。

信紙源自1952年成立的「台灣製鹽總廠」,機關隸屬財政部「鹽務總局」,1995年改制為臺鹽實業公司,總公司位在台南市健康路(早年設在台南市中正路)。本該硬梆梆的公家機關,對我而言卻像遊樂園……外婆是總廠文書職員,國小下課後,不時到此一遊,跟著吃伙食團大鍋飯,期待阿姨叔叔的糖果餅乾小禮物。時至今日,只要談起製鹽總廠,粟家上下都有說不完的八卦秘辛、愛恨情仇,其中自少不了「互助會」點滴。附帶一提,鮮少投資失利的外婆,就被最好的同事兼摯友倒會,守財有道的粟媽也在母親的慫恿下參加,結果雙雙損失慘痛!
經歷抗戰烽火的外婆十分珍惜物資,總將紙張用到最盡。或許正是這份愛物惜物的美德,使她在退休時將所有用得到與用不到的東西全數打包回家,其中也包括一疊極具歲月痕跡的信紙。壓箱底一晃十餘年,搬家搬出的古早味,最終流落到鍾愛老古董的粟子手上,說來也是跨越時空的緣分。

隨著時光流轉,「還我河山」的雄心壯志早已退去,但將心願(不論成不成)印在信紙倒是個不錯點子。寫到這,再度想起粟媽母女被倒會的苦楚,新版的「還我河山」不如改為「還我錢來」,專供債主使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