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9日 星期六
向過去的我問好
向過去的我問好
粟子
「其實人生有時可以說是由數不盡的遺憾和失誤組成的,當中有些不是沒法修補,只是我們很多時候對身邊的人和物不加以珍惜,不上心,不馬上行動,時間就會毫不留情地把機會帶走。」(引自《吃羅宋餐的日子》,香港:三聯,2009,頁41)每次讀到鄧小宇這番話,心底總揚起複雜感觸,對我而言,類似的情緒一陣子(腦子閒又無病呻吟的時刻)就會浮現—憶起很深刻卻難再有交集的舊友。儘管被稱讚是懂得知所進退的人,實際懂與不懂真是一線之間,有時因為思慮更多,更易形成「遺憾和失誤」;有時明知可以補救,卻又刻意讓機會溜走……
前段時間,鼓起勇氣輾轉聯絡一位十幾年未見的同學,她的回信顯得驚訝而愉悅。坦白說,初接到信時,反覆讀了好幾遍,一開始是由衷地高興,後來卻又想了許多其他(這是我最討厭又無法根治的負面思考模式),這些「其他」總成為卻步的理由。之後,我未再接到她的來信,於是又想了更多「其他」,甚至感嘆:「或許這次的再聯絡,是打碎最後百分之一的幻想,徹底斷線的句點。」好不容易建立的信心瞬間崩裂,說實話,很想恰如其分拿捏積極與消極,但似乎不得章法。而我,被這種表面裝作不在意、實際優柔寡斷的個性纏繞三十年,真覺得夠了。
希望符合旁人的期待,藉由旁人的回應肯定自己,不自覺衍生出兩個我。久而久之,反倒忘了真正的自己想要什麼、喜歡什麼,朋友聽了答:「妳真正喜歡的,是糖醋里肌。」也是,我的味蕾不外炸肉與酸甜,淺顯易懂……或許我其實知道真正的自己要什麼、喜歡什麼,只是因為害怕被否定而壓抑說出真相(畢竟接受拒絕比逃避更需要勇氣),導致被自以為的複雜蒙蔽。
「如果懶得應酬或委屈,就學會享受一個人的孤單。」朋友的建議非常中肯,一向不怎受教的我點頭如擣蒜,確實到了該接受意見的時刻。長年來閉門處理情緒,難得對人一吐垃圾,雖然有點後悔卻也過癮非常……「所以要習慣後悔的感覺!」拉雜胡寫,最初目的是想回顧過去的自己,以及因為性格所失去的點滴。發洩後,發現失去和得到並不如想像得絕對—有人一起固然能躲開孤單,一個人也有隨意隨性的快樂,我現在要學的,不是依附旁人逃避,而是發自內心享受當下的時刻。溜走的就溜走、遺憾的就遺憾、失誤的就失誤……這就是人生。
毫不相關的附帶一提:最近越發感到「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的妙趣。以前見長輩彎腰撿拾地上碎削總疑惑:「一起收拾不就好!」結果現在,只要看到白磁磚上的黑頭髮,就會忍不住蹲下一根一根捏起,不知是耳濡目染還是基因遺傳?!這種可怕的強迫症,應該也算好習慣吧。
圖片說明:高中畢業時,同學互寫的贈言,老實說,現在還真沒勇氣細看(我的害羞點一向奇特)。另,歡迎知道我是誰的舊同學撥空聯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