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4日 星期二

【廣播】最美寶玉…袁美雲、林青霞


最美寶玉…袁美雲、林青霞
粟子

每隔一段時間,古典名著《紅樓夢》就會被搬上銀幕,劇組不惜重金打造大觀園之餘,亦再度掀起紅學熱潮。只是,無論編導如何傾心費勁、演員如何盡情揣摩,仍舊礙於種種限制(戲劇篇幅、文字與影像呈現差異等),陷入「寶黛釵」三角戀的窠臼,不免有隔靴搔癢的無奈。相較性格鮮明的女角,作為故事中心的賈寶玉確是一名獨特非常的翩翩美少年,年紀尚輕的他生活在脂粉堆中,孕育幾分陰柔細膩的氣質。既有幾分驕縱任性,又非刻板印象中不學無術的紈褲子弟;雖非陽剛英挺的帥氣,卻有令人著迷的雙性魅力。
寶玉的可愛可憐透過文字深植人心,現實中卻難見這般如夢似幻的貴氣青年—年齡相當的勢必難以拿捏內心轉折、具演技歷練的又缺乏未經世事的透明感,不足嫌鈍、夠頭嫌油,弄不好還惹得一身娘氣……反覆琢磨,實在不是一般男人能演的角色?!於是,歷代改編有志一同,紛紛尋找英氣爽朗的美麗女星反串,造就一個個容貌媲美黛玉的絕世寶玉,最佳例證莫過享譽三、四0年代的「化身姑娘」袁美雲(1917~1999)與鑽石般的永恆巨星林青霞(1954~)。兩人飾演的寶玉不僅在當時受到好評,亦屢屢在時裝電影做男裝打扮,掀起風靡影壇的中性風潮;私生活也頗異曲同工,都在入行不久與合作的男演員(王引、秦漢)傳出戀情,前者歷經重重考驗如願締結連理,後者糾葛多年最終寧靜分手。


與飾演林黛玉的周璇並肩而立,男裝打扮的袁美雲靈氣漂亮毫不遜色,俏皮中帶著一絲天生的憂鬱,確是上海影壇的最佳寶玉人選。其實,她遊走性別的優勢不只限於古裝,時裝同樣風靡一時,「藝華」出品的〈化身姑娘〉(1936)系列便是代表。〈化身姑娘〉是結合女扮男裝與迷樣戀愛的文藝喜劇,大玩性別遊戲的妙趣情節,與強調電影社會教育意義的左派電影相異,編劇黃嘉謨認為:「電影是軟片,所以應該是軟性。」於是撇開抗日救國的沈重現實,專心一意娛樂觀眾,盡情享受「讓眼睛吃冰淇淋、心靈坐沙發椅」的無憂世界。片中,袁美雲大半戲份以短髮油頭的靚仔造型現身,精靈清爽又染著淡淡脂粉味的翩翩紳士,女生男相的交錯美感,見者不暈都難!


袁美雲本名侯桂鳳,祖籍杭州,九歲生父過世,家貧無以為繼,母親只得將女兒以五百元代價抵押,向袁樹德學戲八年,從而改名袁美雲。由於天資聰穎,不滿兩年即學藝有成,隨養父赴上海新舞台表演,扮像身段皆佳,獲前輩藝人好評。儘管知名度陡增,但因押期未滿,收入全歸養父,直至回到原生家庭,初期依舊只得月薪一半。上海登台期間,精湛表演獲得「天一」主事者邵醉翁賞識,邀請其在影片〈遊藝大會〉客串演唱平劇「遊龍戲鳳」,光芒甚至蓋過女主角,因此被「天一」網羅,簽下月薪兩百元的基本演員合約。未幾,主演半自傳式電影〈小女伶〉(1932),故事寫實動人且外型清麗可愛,上映後迴響頗佳,與此同時,袁美雲依舊從事戲曲表演,拍片屬兼差性質。
1933年,陸續為「天一」拍攝〈生機〉、〈飛絮〉、〈飄零〉與「藝華」的〈中國海的怒潮〉,隔年與後者簽訂三年合約,同時為「新華」、「聯華」邀請,躍升影壇一線,與顧蘭君、陳燕燕、陳雲裳名列上海「四大美人」,作品包括:〈人間仙子〉(1934)、〈人之初〉(1935)、〈凱歌〉(1935)、〈花燭之夜〉(1936)、〈化身姑娘〉(共四集)、〈海天情侶〉(1937)、〈斬經堂〉(1937)、〈女少爺〉(1938)、〈少奶奶的扇子〉(1939)、〈西施〉(1940)等。1942年,日軍進佔上海、孤島時期結束,加入張善琨與日人川喜多長政組織的「中聯」(後改組「華影」),主演電影〈萬世流芳〉、〈何日君再來〉、〈家〉及〈紅樓夢〉(1944)等十餘部。抗戰勝利,與同為演員的丈夫王引遷居香港,先後為「大中華」、「永華」、「良友」、「邵氏」拍攝〈慾望〉(1946)、〈蒙難夫人〉(1947)、〈國魂〉(1948)、〈條條大路〉(1951)等。四十歲前後,因罹患甲狀腺亢進導致身體狀況欠佳(另一說為手術導致聲帶損壞),逐漸淡出銀幕,專心經營夫妻合辦的電影公司「天南影片」,從事獨立製片工作。隨著王引於1988年過世,袁美雲生活更趨低調,1999年因病過世,享年八十二歲。


學戲多年,袁美雲即使後來由舞台轉行電影,從小訓練的唱做念打,仍是她強人一等的利器。不只首作〈小女伶〉,也在由費穆執導的〈斬經堂〉與京劇名角合作,展露「名伶」風華。袁美雲的外型甜美、五官立體,古今扮像皆十分亮眼,確屬難得一見兼具明星氣質與紮實基礎的女星。由於〈化身姑娘〉賣座奇佳,袁美雲一連主演多部題材近似的作品,進而出任卜萬蒼編導的〈紅樓夢〉男主角。別於事業的順遂,她不諱言因為長年的高壓工作導致身心疲憊,不到而立之年,就已萌生隱退念頭:「老是在戲中過著遊戲似的人生,我已漸漸地由疲倦感到乏味了。最初是新奇的誘惑,使自己歡天喜地工作,越到以後,我的膽子越被壓迫得像芝麻那麼小了……凡是我們在電影界工作略有些年份的,他們誰都會有共同的感觸。」銀幕上演出賈寶玉,心底也浮現不如歸去的喟嘆……話說如此,家累沈重的她還是咬牙苦撐,甚至為提振精神(或逃避壓力與痛苦)而染上鴉片癮,身形更添單薄。


袁美雲和演員兼導演的丈夫王引,為早年影壇非常知名的銀色夫妻。王引本名王元春,出身「馬立斯」(當時上海跑馬廳附近的路名,該處多住著舞拳弄棒的替身演員,即龍虎武師)武打班底,因身手矯健、外型出色,在影圈闖出名號。兩人的緣分始於拍攝〈中國海的怒潮〉,劇組到浙江佛教聖地普陀山取景,身材瘦小的袁美雲不慎失足落水,危急之際,王引不假思索縱身一跳,英雄救美的表現,使女方留下深刻印象。不久,王引的妻子因難產過世,兩人有了進一步交往,數月後再合作〈凱歌〉已愛得難分難捨,決定攜手共度人生。
一切水到渠成,袁美雲的養父卻堅決反對婚事。他不諱言一切出於自私—花費無數心力培養,女兒卻要嫁作人婦,如此豈不血本無歸?幾經友人協調,最終由袁美雲出錢買斷關係,順利解決糾紛,才如願於1935年完婚。袁美雲和王引不只共歡樂,也能共甘苦……袁美雲中年為甲狀腺問題所擾,眼球突出、體力下滑,事業繁忙的王引仍對妻子細心照顧;而袁美雲只要身體允許,也竭力協助丈夫管理公司業務,同行夫妻相互扶持,確屬圈內少見。
從事製片、提攜後進之餘,夫妻倆也不忘自家人,將愛女袁小雲(1940~)帶至影壇,藝名即蘊含克紹箕裘的深切期許。「看見女兒已長得亭亭玉立,自然這對藝壇雙星,希望女兒也能克紹箕裘,所以隨母姓,以其母親的聲譽來提拔女兒。」作為王引、袁美雲的女兒,袁小雲注定得背負父母的光環前行,這是她的優勢也是負擔,無論願與不願、想或不想……。正值雙十年華,袁小雲在雙親主持的「天南影片」正式出道,主演王引親自編導的抗日愛國片〈鐵蹄下〉(1959香港、1960台灣,又名水火鴛鴦),飾演一位具個性堅毅具正義感的少女。然而,除去幼時客串參與的電影,〈鐵蹄下〉是她唯一主演的作品……電影的道路上,小雲最終未能成為美雲。
六0年代中,王引向瓊瑤購得《煙雨濛濛》電影版權,一度宣布將於女兒詮釋剛強任性的陸依萍一角,卻因為她傳出喜訊而角色懸缺。劇組公開徵求新人,甫畢業的歸亞蕾雀屏中選,卻遭投資商反對。眾人本想省去麻煩、重新挑選,但看到照片的袁美雲卻說:「她的眼睛告訴我,她是吃電影飯的!」此言使王引下定決心,以獨資的方式籌拍,歸亞蕾不僅獲得金馬影后,更從此踏上輝煌的演藝人生,袁美雲的識才愛才,令她至今難忘。


林青霞是天生的明星、雅俗共賞的鑽石,無論誰當星探,必然發出驚為天人的讚嘆,〈金玉良緣紅樓夢〉(1977)的導演李翰祥曾如此分析:「電影演員分兩種,一種是演員,一種是明星……明星不見得不會演戲,明星也有會演戲的。明星是她特別亮,鶴立雞群的那種……我說林青霞是這種她不大願意聽,好像說我不大會演戲,其實也並不是。」和被評為演員的張艾嘉相比,林青霞將導演「沒演技」的暗喻謹記在心,兢兢業業想證明自己不只外貌更有內涵。其實,成為明星遠比演員困難,因為一個天生、一個努力,努力可以靠後天補強,天生卻是祖師爺賞飯、半點不由人。


林青霞祖籍山東煙台,嘉義出生。1972年,甫自金陵女中畢業的林青霞,在西門町逛街時被發掘,從影首作為瓊瑤小說改編、宋存壽執導的〈窗外〉。儘管基於版權爭議,〈窗外〉始終未在台灣上映,但之後拍成文藝片〈雲飄飄〉(1974,劉家昌編導),依舊助她踏出成功的第一步。相較「二秦二林」的另外三位,林青霞的星途顯得格外順暢,六年間,幾乎月月都有新片上映且檔檔賣座。除與二秦搭檔,亦與鄧光榮、谷名倫合作,以時裝文藝居多,是瓊瑤小說的最佳代言人,也有少量古裝片及愛國片,包括:〈純純的愛〉、〈雲河〉(1974)、〈長情萬縷〉、〈愛的小屋〉、〈女朋友〉、〈愛情長跑〉(1975)、〈在水一方〉、〈煙雨〉、〈熱浪〉(1975)、〈水雲〉(1975)、〈海誓山盟〉(1975)、〈雲深不知處〉(1975)、〈八百壯士〉(1976,獲亞洲影展最佳女主角)、〈秋歌〉、〈追球追求〉、〈明天20歲〉、〈我是一沙鷗〉(1976)、〈楓葉情〉(1976)、〈奔向彩虹〉、〈我是一片雲〉、〈溫馨在我心〉(1977)、〈真白蛇傳〉、〈晨霧〉、〈成功嶺上〉(1978)、〈沙灘上的月亮〉(1978)、〈一顆紅豆〉、〈雁兒在林梢〉(1979)、〈彩霞滿天〉(1979)、〈碧血黃花〉(1980)、〈金盞花〉、〈愛殺〉等。
1979年,因事業繁重及感情問題避走美國,返台時,文藝電影沒落。她嘗試在各類型片發展,同時於1982年前後赴港發展,遊走兩地拍片,作品如:〈中國女兵〉(1981)、〈紅粉兵團〉(1982)、〈新白蛇傳〉(1982)、〈燃燒吧,火鳥〉(1982)、〈午夜蘭花〉(1983)等。自〈君子好逑〉(1984)開始,專心在港發展,主演〈警察故事〉(1986)、〈夢中人〉(1986)、〈刀馬旦〉(1986)、〈奪命佳人〉(1987)等港片。1987至1990年回台定居,期間作品則有〈旗正飄飄〉(1987)、〈今夜星光燦爛〉(1988)、〈驚魂記〉(1989)、〈滾滾紅塵〉(1990,獲金馬獎最佳女主角)。1992年,林青霞嘗試舞台劇「暗戀桃花源」,來台演出電影版〈暗戀桃花源〉(1992)前,她甫拍罷〈笑傲江湖Ⅱ之東方不敗〉(1992),該角色不僅為她開創新一波事業高峰,更掀起影壇一陣中性風潮。1994年中,與交往半年的富商邢李㷧於舊金山閃電結婚,從此退出影壇、定居香港,兩人育有二女。
林青霞自述事業有三個明顯不同的時期:第一段是1972~1979的文藝片時期;第二段是1984~1990,尋找自己滿意的角色;第三段是1991~1994年,拍武俠片。她之所以能「棄文從武」,「東方不敗」角色的成功絕是關鍵,為延續票房熱潮,又陸續主演〈正宗絕代雙驕〉(1992)、〈龍門客棧〉(1992)、〈鹿鼎記II 神龍教〉(1992)、〈東方不敗之風雲再起〉(1993)、〈白髮魔女傳〉(1993)、〈白髮魔女傳2〉(1993)、〈射鵰英雄之東成西就〉(1993)、〈六指琴魔〉(1994)、〈火雲傳奇〉(1994)、〈刀劍笑〉(1994)、〈東邪西毒〉(1994)及王家衛執導的時裝片〈重慶森林〉(1994)。


銀幕上下皆糾纏不止的秦林多角戀,源自林青霞的從影首作〈窗外〉。不同於劇中貌合神離的假面夫妻,不到二十歲的少女真實愛上羞澀內向的同劇演員,可惜他已是有婦之夫。對秦漢的感情,使林青霞陷入猶如八年抗戰的膠著,與雙秦合拍〈我是一片雲〉時,她曾向瓊瑤表示,私底下也面臨同樣的難題,只是兩人的角色得反過來,即苦苦追求的是秦祥林而非秦漢,女主角心裡愛的是秦漢而非秦祥林,瓊瑤篤定道:「秦漢是她唯一一個心上人,她很在乎他,但因為秦漢已婚,兩人不能在一起。」1979年,林青霞突然赴美,除了傳記《永遠的林青霞》中的解釋:「我想改變我的生活……我再也無法忍受,就像是弦繃得太緊,隨時可能斷掉。……我想休息,我享有思考的時間,尋求個人的成長。所以我斷個乾淨、一走了之。」與秦漢纏繞複雜難解的愛情習題,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對比秦漢的被動,「很風趣」的秦祥林一鼓作氣追到美國,順利與林青霞訂婚,但婚約維持四年仍舊告吹。林青霞分手、秦漢離婚,兩人終於1985年正式交往,八年後再度分手,隔年(1994)林青霞與邢李㷧結婚,秦林的愛情長跑到了終點,他們也不再提起彼此。
談起對感情的態度,秦漢承認自己屬「絕不讓步」的類型,即使與女友意見不同也會「力爭到底」。秦林關係化暗為明時,林青霞也不只一次埋怨秦漢不夠體貼,都是自己遷就,吵架時也是男友堅持冷戰,逼得她先低頭。至於為什麼不和秦漢結婚?還屬男女朋友關係時,林青霞半開玩笑:「人家不開口,總不能要我先開口吧!」待嫁作人婦,答案則有一番歷盡事事的體悟:「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年齡,遇到適當的對象(邢李㷧),那是緣分。」


幾年的狂愛癡戀,觀眾看得入心入肺,但在當事人之一的林青霞回憶裡,卻是苦澀與難以言傳的痛苦:「我內心有一種麻木感,覺得自己像行屍走肉。」她感嘆片約蜂擁而至,製片甚至以跳樓威脅,最後迫於接下超量工作。類似感觸也曾出現在袁美雲的訪問中,旁人眼中的光鮮亮麗,實際隱藏為五斗米折腰與人情壓力的重擔包袱。演出賈寶玉愛恨嗔癡的同時,兩人心中或許也產生另一番化學效應,可能是苦、可能是樂、可能是悵然若失、可能是豁然開朗,一切的一切,正是身為人的必修學分。

參考資料:
1.《聯合報》1959年9月1日~1993年10月20日,袁美雲相關報導共三則。
2.張偉,《昨夜星光燦爛》,台北:秀威,2008,頁54~55。
3.林青霞口述、鉄屋彰子撰、栗筱雯譯,《永遠的林青霞》,台北,大塊,2008。
4.百度百科…林青霞
5.維基百科…林青霞

相關文章:
1.精靈般的化身姑娘…袁美雲
2.化身姑娘…袁美雲、林翠
3.光環下的袁小雲
4.【十月影圖專欄】亂世之戀…〈滾滾紅塵〉
5.中廣「生活WII一下」二秦二林從影歷程
6.來自朝代的明星…秦漢、隋棠


收聽網址:中央廣播電台「台灣紅不讓」點選08/09,節目音檔將保留45天。
節目摘要:【兩代明星比一比】袁美雲、林青霞【主題】最美的寶玉:分別於四0、七0年代「紅樓夢」電影反串賈寶玉的美麗女星。
播放歌曲:「只記今朝笑」林青霞演唱

本文同時刊登於「戀上老電影…粟子的文字與蒐藏」新聞台
文章網址:最美寶玉…袁美雲、林青霞
該處有更多粟子的電影文章可以欣賞唷!

1 則留言:

  1. 之前看林青霞演的賈寶玉, 一直覺得寶玉怎麼比黛玉還美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