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芳芳本名蕭亮,祖籍江蘇蘇州,父親蕭迺震為留德化工學者,母親成豐慧畢業於上海美專學院。1940年代末,雙親赴港謀發展,不料生意失敗。1950年,父親蕭迺震因胃癌病逝,母親成豐慧以為禮服手縫釘珠花謀生,母女生活清寒。蕭芳芳在2歲時,一隻耳朵已失去聽力,雖對聲音感受不完整,但並不影響正常溝通。1953年,6歲的蕭芳芳被母親朋友、導演李化相中,於「藝文影片」出品的倫理文藝片〈小星淚〉(1954)飾演戲分不多的「小反派」,由此步入影壇。鑑於當時孤雛主題當道,蕭芳芳獲得不少演出機會。於林黛、嚴俊主演的〈梅姑〉,飾演林黛兒時角色,獲第2屆亞洲影展最佳童星。1955年,8歲的蕭芳芳加盟政治立場偏左的「長城電影公司」,簽約2年。1958年,蕭芳芳應邀赴台拍片,因當時隸屬中共與國民政府的左、右兩派,政治力量水火不容,蕭芳芳此舉被台灣方面稱為「投奔自由」。未幾,與王引、胡蝶共同主演孤雛片〈苦兒流浪記〉(1960),由蕭芳芳演唱的插曲「媽媽好」,至今流傳不止。
1960年代上旬,蕭芳芳邁入無法再演兒童卻又非成年的「尷尬年齡」,所幸適逢粵語片市場鼎盛與武俠片種蓬勃,各類「師妹下山」、「報仇血恨」情節大行其道。蕭芳芳拍片量大增之餘,也逐步由配角攀升至主角。1964年,蕭芳芳與同為童星出身的前後期女星─馮素波、沈芝華、陳寶珠、薛家燕、王愛明、馮寶寶,結誼為「七公主」,7人固定於每月9日舉行聚會。1966年,19歲的蕭芳芳除持續拍攝古裝武俠電影,亦是青春時裝歌舞片的寵兒,與「影迷公主」陳寶珠分庭抗禮,影迷間競爭激烈。古裝片中,蕭芳芳常與反串男性角色的陳寶珠飾演情侶,時裝則常與男星胡楓、呂奇、謝賢搭擋,拍片量更勝以往,時裝種類涵蓋歌舞、諜報、文藝等,與陳寶珠同為1960年代下半,粵語片的代表性女星。
1969年,22歲的蕭芳芳暫停演藝事業、赴美留學,入讀美國西東大學大眾傳播系。畢業後返港,應邀拍攝瓊瑤原著改編、白景瑞導演的〈女朋友〉(1974)與李行導演、張永祥編劇的文藝片〈海韻〉(1974),以及龍剛執導、日本「原爆第二代」為故事主軸的人道主義電影〈廣島廿八〉(1974),並入香港「無綫電視」(TVB)為編導及主持。1976年,29歲的蕭芳芳編導首部電影、寫實警匪片〈跳灰〉(1976,與梁普智共同執導)。隔年,於TVB「點只咁簡單」節目的短劇「李亞珍」,飾演中性打扮、舉止不受社會成規約束的歸港留學生,展現獨到喜劇才華。期間,蕭芳芳曾自組「高韻公司」自製自演、許鞍華執導的時裝靈異片〈撞到正〉(1980)。時序邁入1990年代,蕭芳芳於多部喜劇擔綱要角,創造謔而不虐的經典角色。1990年代中,講述中年婦女夾心餅乾現實的〈女人四十〉(1995)和以粵劇名伶生涯為主軸的〈虎度門〉(1996),更令蕭芳芳的演技獲得國內外專業人士肯定。1997年,50歲的蕭芳芳拍罷〈麻雀飛龍〉(1997)後,因耳疾問題加劇,逐漸淡出幕前,轉而投入兒童心理學進修,獲美國瑞吉斯大學兒童心理學碩士,致力兒童保護工作。獎項方面,蕭芳芳獲獎無數且堪稱「入圍必得獎」,重要獎項包括:8歲憑〈梅姑〉獲第2屆亞洲影展最佳童星;28歲以〈女朋友〉贏得第12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34歲以「台視」電視劇「秋水長天」,獲第16屆台灣電視金鐘獎最佳女主角;41歲憑〈不是冤家不聚頭〉(1987)登上第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后;48歲因〈女人四十〉榮膺第32屆金馬獎,第1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和第1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女主角,以及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49歲再憑〈虎度門〉於金馬獎連莊影后和第41屆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