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2010年9月1日 星期三

【九月影圖專欄】溫暖在人心…〈街頭巷尾〉


【九月影圖專欄】溫暖在人心…〈街頭巷尾〉
粟子

李行的作品總帶有濃濃的敦厚氣息,即使是談情說愛的文藝片,也蘊含教忠教孝的儒家思想。各類型中,他尤其擅長親情題材,〈養鴨人家〉(1964)、〈母與女〉(1971)、〈秋決〉(1972)……透過鏡頭細細闡述人與人間綿密相依,又牢不可破的倫常關係。其實,躍升大導演前,三十三歲的李行就已拍出動人心弦的〈街頭巷尾〉(1963),而這僅是他在〈兩相好〉(1961)後執導的第二部國語片。
〈街頭巷尾〉由姚鳳磐編劇,故事發生於一座隱藏在都市角落的違建雜院,居民辛勤工作,依舊為貧窮所苦。小珠(羅宛琳)與寡母(何玉華)相依為命,母親不堪重病過世,拾荒鄰人三泰(李冠章)收養小珠、視為親生,為維持生計,他一連換了許多職業(如:賣報紙、擦皮鞋、扮小丑賣藥),再至危險的煤礦場打工。三泰不幸墜谷受傷,雜院內的精神領袖徐奶奶(崔小萍)毅然拿出棺材本支付醫藥費,他才得以接受手術、恢復健康。重拾舊業的三泰送小珠上學,他不再想多賺錢,而是珍惜與女兒相處的時光。


在六0年代的台灣,拍攝討論社會下層生活題材的電影,不難想像會面臨多少困難…既要表現為錢所迫的辛酸,又不能把錯誤歸咎政府,成為對岸印證台灣人民苦不堪言的宣傳品。不同於左派經典〈馬路天使〉(1937)、〈夜店〉(1947),竭力強調社會不公、階級差距,一味描寫社會黑暗面的寫實。〈街頭巷尾〉兩度透過三輪車伕點明貧窮的原因在「沒有讀書」,進而引出「唯有知識才是脫貧之道」的信念。片中,大雜院內的住客形像鮮明,即使是一閃而過的失意作家都很有存在感。鄰居們互愛互助的真情,勝過海誓山盟的愛語,溫暖久久不散,確是數一數二的佳作小品。
李行回憶,〈街頭巷尾〉的構想來自本身顛沛流離的際遇:徐蚌會戰(1948)後,父母決定舉家遷台,本以為沒多久就能重返大陸、繼續學業,未料一年拖過一年,回家鄉的機會越來越渺茫。他發現身邊朋友並非各個都是全家逃出,不少人離鄉背井、妻離子散,前途茫茫的無力感,逐漸形成一股瀰漫社會的低氣壓。「就是在這種思鄉心切的時代氣氛中,我拍了〈街頭巷尾〉,描寫台北市一個違建區內雜居的一群人,他們有來自大陸沒家沒業的小人物,有生活貧困的本地居民,大家生活雖艱難,但彼此卻能守望相助、互相關懷。」儘管片中數次提及「反攻大陸」的願望,卻像是凝聚團結的精神喊話,末了安居樂業的畫面,隱含所有人(無論本外省)都已在此落地生根的事實。


由於是父兄支持的「自立影片公司」出資,李行為求節省,凡事親力親為,租下「中影」士林片廠,重現脫胎自漳州街的違建區。搭設內景時,他發現提出的預算費用過高,心想:「破破爛爛的道具怎麼那麼貴!」索性和攝影師、副導演騎腳踏車到台北市荒郊野外(約今新生北路一帶)的垃圾場尋寶,果然找到一堆合用的「破爛東西」。此外,李行還不辭辛苦完成「導演鏡頭區分卡」,內容包括:場號、鏡號、視線方向、劇情摘要、OK鏡頭呎數、服裝、道具、畫面設計欄等,囊括拍攝與後製的全部內容,種種努力,終使〈街頭巷尾〉在二十五個工作天內順利殺青。

〈街頭巷尾〉上映後佳評如潮,小市民的善良本性的描繪尤其動人。雖遇上超級巨片〈梁山伯與祝英台〉(1963),影片還保有一定的能見度,放映達四十九天,為當年台北市賣座第十,是唯一的黑白小成本作品。電影的成功誘發不少對獨立製片和故事取材的探討,說明不一定要彩色闊銀幕、以歷史名人為主角、砸重金大製作、有票房紀錄的明星……才能吸引觀眾目光,一群小人物的喜怒哀樂,如果拍得精彩,也很有感染力。

參考資料:
1.《聯合報》1963年3月19日~1963年12月31日,相關報導共十則。
2.黃仁,《行者影跡》,台北:時報,1999,頁42~47、242~248、316。

本文同時刊登於:
1.高雄電影圖書館九月份月訊」紙本
2.電影瘋‧瘋電影【台灣戲夢】溫暖在人心…〈街頭巷尾〉
3.戀上老電影…粟子的文字與蒐藏【九月影圖專欄】溫暖在人心…〈街頭巷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