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群星閃耀的1950、1960年代香港國語影壇,粵語片圈無論在片量賣座、造星能力與演藝實力皆毫不遜色,林鳳、歐嘉慧、丁瑩、嘉玲、南紅、江雪,與稍後崛起的陳寶珠、蕭芳芳等一線女星,各有擅長、各領風騷。不僅如此,如「光藝」、「嶺光」、「中聯」等出品粵語片的電影公司,追求票房之餘,更講求拍攝質感與抱持端正社會風氣的理想。欣欣向榮的浪潮下,除造就大批出身粵劇梨園的伶星,亦發掘多位色藝兼備的年輕演員。在當時影圈「重女輕男」的時空背景下,女主角多居領銜地位。不過,這並非表示男主角無足輕重,相反的,越合拍的男女搭檔,越提高作品的可看性,而暱稱「修哥」和「舞王修」的胡楓(1932~),就是一名戲路寬廣、觀眾緣佳的百搭男主。整體而言,胡楓與國語影壇的「喜劇聖手」陳厚有幾分相仿,兩人皆為身形修長偏瘦,具天生喜感、擅演喜劇,同屬演技、舞藝有口皆碑,唯相較絕跡古裝片的陳厚,胡楓則涉足更廣。如此差異,不只源於演員本身條件的限制,應也和國、粵影壇的生態有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