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2007年11月23日 星期五

【廣播】精靈般的化身姑娘…袁美雲


精靈般的化身姑娘…袁美雲

三0年代,左派影人強力放送帝國主義侵略、社會不平等之際,部分公司卻推出風花雪月的軟性電影「扯後腿」。這些作品強調讓觀眾「靈魂作沙發椅,眼睛吃冰淇淋」,重視第八藝術的娛樂效果,沒有絲毫針砭時事的念頭,儘管被指「不知亡國恨」,實際卻是賣座連連。其中,又以「藝華公司」出品的〈化身姑娘〉(1936)系列為筆戰代表。
〈化身姑娘〉是結合女扮男裝與戀愛糾紛的文藝喜劇,輕鬆笑鬧,除此以外別無「隱喻」,無怪會被一心懸念國家存亡的熱血青年看不順眼。然而,撇開嚴肅的政治立場,在片中穿西裝打領帶的袁美雲(1917~1999),倒是帥氣十足。不僅成為國語影壇上女星反串的濫觴,更因此躍上紅星之列,與顧蘭君、陳燕燕、陳雲裳名列上海「四大美人」。


中央廣播電台「台灣紅不讓」節目於2007年11月22播出〈回顧1949年之前的明星—袁美雲〉專輯。節目音檔將保留45天,歡迎各位朋友透過網路收聽。

收聽網址:中央廣播電台「台灣紅不讓」點選11/22
節目摘要:袁美雲、電影〈少奶奶的扇子〉、〈紅樓夢〉
播放歌曲:由周璇演唱的〈紅樓夢〉插曲「葬花」

本文同時刊登於「戀上老電影…粟子的文字與蒐藏」新聞台
該處有更多老電影文章可以欣賞唷!


關於袁美雲
原名侯桂鳳,杭州人。九歲時生父過世,家貧無以為繼,母親只好將女兒以500元代價,抵押給袁樹德學戲八年,並改名袁美雲。她不到兩年學藝有成,隨養父到上海新舞台演出,獲得前輩藝人及觀眾好評。雖然名氣大開,但由於押期未滿,必須將全部收入交給養父,直至被親生母親領回,初期也只得月薪的一半。
在上海登台期間,袁美雲的精湛表演受到「天一」老闆邵醉翁賞識,在〈遊藝大會〉裡演唱一段平劇「遊龍戲鳳」,光芒蓋過該片女主角,「天一」因此將她網羅,簽訂月薪兩百元的基本演員合約。〈小女伶〉(1932)是袁美雲主演的第一部作品,影片描寫得正是她的身世,加上外型精靈可愛,上映時即獲得很好的迴響。不過,此時她並未完全放棄戲曲舞台,拍電影尚屬兼差性質。
1933年陸續為「天一」拍攝〈生機〉、〈飛絮〉、〈飄零〉及「藝華公司」的〈中國海的怒潮〉,都獲得好評。隔年,與「藝華」簽訂三年合約,同時為「新華」、「聯華」拍片,成為台柱級明星,作品包括:〈人間仙子〉(1934)、〈人之初〉(1935)、〈凱歌〉(1935)、〈花燭之夜〉(1936)、〈化身姑娘〉(共四集)、〈海天情侶〉(1937)、〈斬經堂〉(1937)、〈女少爺〉(1938)、〈少奶奶的扇子〉(1939)、〈西施〉(1940)等。1942年,日軍攻佔上海,「孤島」時期結束,她加盟張善琨組織的「中聯」及日人操縱的「華影」,主演電影〈萬世流芳〉、〈何日君再來〉、〈家〉及〈紅樓夢〉(1944)十多部。1946年與同為演員的丈夫王引移居香港,先後為「大中華」、「永華」、「良友」、「邵氏」等公司拍攝〈慾望〉(1946)、〈蒙難夫人〉(1947)、〈國魂〉(1948)、〈條條大路〉(1951)等片。
五0年代前後,因罹患甲狀腺亢進淡出影壇,協助經營與王引合組的「天南影片公司」,從事獨立製片。八0年代,移居中國上海。王引於1988年過世後,袁美雲生活更加低調,1999年因病過世。


女伶反串
袁美雲學戲多年,即使後來轉演電影,從小訓練的唱做念打,仍成為她強人一等的利器。除處女作〈小女伶〉,她也在由費穆執導的〈斬經堂〉中與京劇名角兒合演,展露「名伶」光芒。袁美雲的外型甜美,古今扮像都很合適,只是〈化身姑娘〉的時裝形象太突出,反而減低她接拍戲曲的機會。
或許各位會好奇,為何我反覆提起〈化身姑娘〉,其實不論對袁美雲或當時電影圈,都是一部風格特殊的作品。劇情以「重男輕女」的華人文化出發,僑居海外的兒子媳婦為討父親歡心,騙說誕下的女嬰是男孩。十幾年過去,爺爺要見外孫,孫女只好變身帥哥,引發一連串雌雄莫辨的愛情追逐。〈化身姑娘〉可說是極早以「易服」為主題的華語電影,袁美雲也因此成為女演員反串的形象模範。雖說娛樂價值重於一切,但她換穿衣服,鼓足男子氣的同時,也未嘗沒有「性別表演」的社會意涵。
由於〈化身姑娘〉賣座奇佳,她又一連主演多部類似劇情的電影,甚至在〈紅樓夢〉裡飾演賈寶玉。有趣的是,從今〈化身姑娘〉到古〈紅樓夢〉,與男版袁美雲對戲的女主角均為「金嗓子」周璇。唯一的差異在於,拍攝前者時周璇只是排行老二的配角,後者已是銳不可檔的票房保證。
袁美雲時裝反串的造型,令我聯想到丁皓在〈遊戲人間〉(1961)的裝束,都是西裝領帶、面貌清秀的翩翩少年。不過,丁皓似比袁更活潑,她不僅離經叛道,更巧妙呈現忽男忽女的喜感。看來,電影公司給觀眾眼睛吃的冰淇淋,已從杯裝進階家庭號,什麼「亡國恨」、「今世債」都隨著光影交錯的歡笑暫時消失,一切娛樂至上。


婚姻波折
前文提到,袁美雲的丈夫是享譽影壇數十年的演員兼導演王引。王引(1901~1988)本名王元春,出身「馬立斯」(此為上海跑馬廳附近的一條路名,該處多是住著舞拳弄棒的替身演員,即是香港的龍虎武師)武打班底,由於身手矯健、外型不錯,逐漸在電影圈闖出名號。
袁美雲和王引的緣分源於拍攝〈中國海的怒潮〉,當時一行人到浙江佛教聖地普陀山取景。沒想到,袁美雲不慎失足落水,慌亂間快遭滅頂,王引不顧危險、縱身一跳,在千鈞一髮時將她救起。這番英雄的表現,使年僅十七歲的袁美雲留下深刻印象。未幾,王引妻子因難產過世,恢復單身的他便開始與袁美雲密切來往。
時隔數月,兩人合演〈凱歌〉時已愛情倍增,決定共渡未來人生。然而,一切水到渠成之際,袁美雲的養父袁樹德卻堅決反對婚事。他認為自己花費無數心力培養女兒,如今突然嫁做人婦,豈不血本無歸!經過朋友調解,袁美雲拿出一筆錢與養父斷絕關係,才順利解決糾紛,與王引於1935年完婚。
四0年代末,袁美雲為甲狀腺問題所擾,容貌改變、體力下滑,事業繁忙的王引對妻子仍是細心照顧,而且只要身體允許,她也盡力協助丈夫管理公司。兩人相互扶持,是影圈稱羨的恩愛夫妻。


慧眼識才
為拍攝瓊瑤原著的〈煙雨濛濛〉(1966),身為導演的王引積極尋找演員。未料,幾經挑選的新人歸亞蕾,竟為製片老闆反對。劇組原本想換人,但看到照片的袁美雲卻說:「她的眼睛告訴我,她是吃電影飯的!」這句話使王引下定決心,以獨資的方式拍攝,歸亞蕾因此獲得金馬影后,從此踏上演藝之路。袁美雲的臨門一腳,數十年後仍令她難忘。
不只提攜後進,夫妻倆同樣內舉不避親,將愛女帶入影壇。王引表示,女兒取藝名「袁小雲」是有克紹箕裘的意思,希望她能延續母親袁美雲的天賦與成功,在電影圈有好的發展。袁小雲幼年曾擔任童星,〈鐵蹄下〉(1960)是她首次挑大樑演出,該片由「天南」出品,王引自任編導。
袁小雲的星途短暫,〈鐵蹄下〉後便無新作推出,推估可能是志不在此或有其他發展。不論原因為何,藝人的第二代雖然比較容易接觸、甚至加入影圈,但能夠長久發展的卻是少之又少。畢竟擁有機會,還是得有極大的興趣與才華作支持,才能延長演藝生命。

袁美雲外型精靈,在四0年代女星中獨樹一格,可惜由於生病緣故,三十出頭即退出影壇,以她受歡迎的程度,是非常無奈的決定。所幸,與丈夫王引有共同經營電影公司,夫妻倆相輔相成,不僅開創新事業,亦減少未能繼續在幕前表演的遺憾。


參考資料:
1.本報香港航訊,「袁美雲嚮往祖國 將隨王引來台觀光」,《聯合報》第六版,1959年9月1日。
2.本報訊,「銀壇新人袁小雲」,《聯合報》第六版,1960年9月8日。
3.藍祖蔚,「金馬專線 影人憶舊:二帝一后 三老將聚一堂:早得獎 不如走老運?」,《聯合報》第二十二版,1993年10月20日。
4.杜雲之,《中國電影七十年》,台北:中華民國電影圖書館出版部,民75,頁176~177、206~207。
5.杜雲之,《中國電影史(第一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75(三版),頁191。
6.郭華,《老影星‧老影片(上冊)》,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8,頁252~256。
7.舒適,「一部幾無聊又幾幼稚的電影:《化身姑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