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粟家過大年…攏旺火篇
在空曠的鄉下農地過年,最大的好處莫過於「不用擔心鄰居」,少了擾人安寧的顧慮,全家把住公寓時的謹言慎行瞬間拋諸腦後,即便夜深也能恣意喧嘩。這項能夠「大吵大鬧」的優勢,喚醒佬爺(即外公)塵封已久的「攏旺火」記憶,在綏遠省五原縣(今隸屬內蒙古自治區)渡過童年時光的他,歷經六十年的時光流轉,終於有機會把西北人的除夕民俗再次重現。
為了順利舉辦活動,硬朗的粟佬爺早早便展開蒐集廢木與樹枝的工作,看著越堆越高的營火堆,他就會高興地說:「今年的火一定可以燒得很旺!」有時擔心木材潮濕,還會補上一句:「『攏旺火』前再灑一瓶汽油會更好!」蝦米?還要澆汽油?看著他的熊熊氣勢,我們實在不忍心潑冷水,只好努力準備水線,讓火焰不至於吞噬咱們的小屋,成為「樂極生悲」的活教材~
粟子小百科:「攏旺火」是廣泛流傳在西北地區(如:陝西、內蒙古等……)的習俗,和普遍熟知的燃燒火堆以驅趕鬼怪年獸的目的不同,當地用此舉迎接「福神」降臨。然而,由於近年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區的「旺火」越壘越大、範圍也越來越廣,不論公司行號或政府單位都卯足全力準備,盛況導致除夕當天火星亂竄、火災頻仍。有鑑於此,呼市當局便於2004年禁止市區燃燒「旺火」的習俗。資料參考:「呼和浩特城區禁止燃燒『旺火』,安全面臨習俗困擾」,中廣網2004年1月28日,http://www.cnr.cn/2004news/society/t20060128_504161085.html。
插曲…驚動消防車


那次驚動消防隊的「意外」後,咱家的「攏旺火」就只能縮小辦理。「這樣太不熱鬧!」看著小小的柴堆,熱衷大燒特燒的粟佬爺難掩失落。
2006年的除夕夜依舊維持「小」規模,霹哩啪啦的鞭炮聲適時增加氣勢,些微酒精作用下的家人各個手舞足蹈,同樣營造不弱的熱鬧氣氛。只不過,相較於人類迎接新年的快樂,在火堆旁的植物們就顯得萬般無奈,「好熱阿~~~」被火烤成部分焦黃的檸檬香茅大吼,逃過一劫的韭黃與韭菜內心OS:「好佳在!」
旺火+鞭炮=龍龍皮皮挫?
就在粟家熱鬧迎接新年的同時,卻苦了非常恐懼「火焰」與「鞭炮」的龍龍先生,飽受驚嚇的他,通常會躲先在某個黑摸摸的角落,實在受不了時,就會尋找人類的「抱抱」保護。相較於平日的冷淡獨立,現在「皮皮挫」的模樣真是數月難得一見,「終於自投羅網!」我高興地想。只不過,對於可憐的龍龍而言,在「抱很緊姊姊」與「火焰鞭炮」間選擇前者,想必也是滿腹無奈吧!

從除夕到元旦的那一刻,長串的鞭炮瞬間點燃,空曠的嘉南平原也陸續傳來震天聲響,華麗程度雖比不上新曆年的101煙火秀,但心情上卻多了一層專屬中國新年的「跨越感」。
平常日日熬夜的我,卻總在除夕那天眼皮異常沈重,才看幾眼旺火,就已經腦袋昏沈,「元寶來囉~」俐落的粟媽與粟爸聯手傳遞北方人的「吃餃子」習俗,按照慣例吞下兩個鮮蝦特多的除夕水餃,我抱著身心俱疲的龍龍上樓睡覺,而剩下的「旺火」也燒得只剩一點兒灰燼。「明年再來吧!」身為舉辦人的「八年級生」粟佬爺總是樂此不疲,少了活動結束的感傷,總能向「前」看的他,有著讓全家人佩服的活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