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7日 星期二
紙的時光機…談收藏老電影雜誌
紙的時光機…談收藏老電影雜誌
在我收集老電影文物的過程中,電影雜誌始終佔有很重要的位置。相較於照片、劇照或海報,雜誌裡提供很多電影拍攝時的花絮、明星生活點滴,甚至是意想不到的八卦新聞。鉅細靡遺的文字報導,配上精心搭配的圖片,彷彿讓現代讀者搭上時光機,回到「星光普照」的七0年代以前。
與購入明星簽名照片時需注意假冒贗品的情況不同,電影雜誌雖然假貨少,卻有年代、價格、品像、收藏等各種問題,挑選時同樣費心。在此,我僅就自己幾年累積的經驗,作一些歸納整理,與各位朋友交換意見。
年代篇
自電影傳入中國,相關報導讀物也隨之產生。三0年代,有許多由出版社或電影公司出資辦相關雜誌,譬如:由「青青電影週刊發行社」出版的《青青電影》、專報八卦花邊的《電聲》電影圖畫週刊、「明星公司」出資辦的《明星半月刊》。它們多半是以週刊、半月刊、月刊的方式固定發行,也會針對特別重大事件發行專刊,例如:阮玲玉自殺、胡蝶結婚等。由於年代久遠且歷經戰爭,這些雜誌所剩無幾,除了透過網路拍賣搜尋,大概僅能在香港、大馬檳城等華人聚集的地方見到芳蹤。
四、五0年代延續先前的風潮,同樣有許多報導明星新作及隱私的雜誌,我目前找到的有《電影圈》、《影風》等,封面人物已由前期的胡蝶、徐來,轉為當時紅得發紫的李麗華、周曼華、歐陽莎菲。遺憾的是,這些雜誌在台灣彷彿斷層,手上有的全是來自香港。或許是成本及技術限制,此時的雜誌除了封面,內文全部採黑白印刷,排版擁擠、字異常小。復以五十年光陰摧殘下的紙也有些發黃變硬、釘書針也搖搖欲墜,看時最好能輕手慢翻,眼睛疲累也是免不了的考驗。
五0年代中期以後,香港兩大電影巨頭「電懋」與「邵氏」分別籌辦《國際電影》和《南國電影》,作為報導自己公司電影及明星的專屬刊物。影迷透過雜誌不僅能獲悉最新電影情報,也能知道一些不為人知(其實多數是配合演出)的明星私生活,更有甚者,還能看到他們親自撰寫文章。就目前留存的情況,一百期前數量有限,即《南國》1966年6月號、《國際》1964年2月號;二十期以內,即《南國》1959年10月號、《國際》1957年6月號,可謂「夢幻逸品」。
除了《南國》和《國際》,其他如:《長城畫報》、《銀河畫報》、《國聯電影》、《亞洲娛樂》、《東南電影》、《電影世界》、《萬國電影》、《影劇週刊》等,有的是電影公司籌辦,有的則是屬報導性質……文筆內容、印刷優劣各有不同。選購這類雜誌時,能看到書籍本身最好,若是透過網路購物,則可以請賣家將「彩頁」和「目錄」以圖檔呈現,就算機會千載難逢,建議愛好者們視荷包大小仔細斟酌,最好別一時衝動砸大錢。如此,不僅自己可能後悔,也養壞了販賣此類商品的舊書、集郵或古玩商。
粟子恨:我曾在香港某古玩舖看到其「鎮店之寶—南國電影第一期」,立刻「愛不釋眼」,興起不自量力的購買慾望。一經詢問才知奇貨可居,要價數千港幣(萬餘台幣),一毛不讓殺,失望的我無語問蒼天,只能無奈答:「有行無市,還是留給老闆繼續鎮店!」沒想到,一年後我再度造訪,老闆竟驕傲回答:「東西早賣左!」其實我並非怨自己沒買,只是恨有人這麼「寵」老闆,把價錢炒得如此之高,以後同好只得拿身家來拼?
價格篇
就我個人經驗,售價全憑老闆看待「它」是舊書還是文物?若視為「舊書」,標價會依書況的不同,訂在台幣50~200元之間。數年前,這類「純樸」的老闆不少,我在此時即找到幾本年代久遠且品像不錯的雜誌。
隨著全球懷舊風吹起,近幾年賣家們紛紛將雜誌視為「越老越有價值」的「文物」,為因應此改變,他們通常會將書以塑膠袋包裹,象徵它受到很好的保護,也會在商品上詳細敘述(網路則是刊登出)裡面有哪位明星(主要是受多數買家歡迎的人,如:樂蒂、凌波、林黛等)的報導、彩頁等。這時,價錢往往比前期翻一、二甚至四、五倍,遇到搶手的商品,如:創刊號、搶手明星擔任封面(對我而言就是樂蒂)……更會在「網路競標」的生死戰場,創下令人難以相信的天價~
據我的粗略歸納,三0年代至五0年代台幣800到千元以上跑不掉;六0年代則視保存情況及內容等,台幣400元至千餘元不等;七0年代則下修至200元起跳。不過,還得視大環境經濟與購買者多寡等外在條件,浮動調整價格。
至於什麼定價才算合理?我覺得只要你╱妳十足的意願與十足的能力,就不要遲疑。若覺得太貴或擔心自己可能會後悔,則盡量三思後行,畢竟值不值得,只有深陷其中的自己知道。
品像篇
一本雜誌至少30到50頁,多則可能有百餘頁,又歷經數十年風霜,勢必會有破損缺頁的地方。若少了重要部分,如:跨版海報被撕、重要報導被剪等,真是情何以堪。一般而言,目錄上都會載明內容,特別是「彩頁」的部分,最好能一一確認(網路購物可詳細詢問賣家),以免金玉其外敗絮其內。此外,多數的老闆業務繁忙,無暇檢查有無被撕,賣家先問清此點,也能減少雙方的糾紛。
除了自己細心詢問,挑選值得信任的賣方亦很重要。以我的經驗為例,便時常光顧兩位誠實可靠的老闆,他們不僅會將缺損的部分作記號,更會在結帳時「再次細細檢視」一遍。一旦發現不完美的地方,如:兩頁沾黏、被筆輕劃等,就會主動告知,價錢方面也好商量。
缺損問題外,塗鴉也是時有所見,成因除了小孩子亂畫胡描,也有一些是購買者的親筆簽名和原收藏處,例如:公家機關、圖書館等的大印。就我的觀察,有破損或缺頁的雜誌,多會伴隨這類情形,推估原擁有者對雜誌就未有妥善保存的想法,才會又剪又畫吧!
記得有名的日本鑑定節目「開運鑑定團」,總是十分注意保存情況。即便是真品,若有些微刻痕皸裂,價錢就得大大降低。儘管老電影愛好者不需做到古董玩家那般錙銖必較,但挑選時多注意些,就能免去報導看到一半「缺頁」,不知下文為何的遺憾場面了。
收藏篇
講起如何收藏這些得來不易的寶貝,我自己是非常汗顏!儘管買得時候很過癮,整理卻老是怠惰偷懶,致使它們整日堆疊一起,不僅沒有分門別類,有些連防潮箱也擠不進去。因此,這裡就先談談我目前的權宜之計與「理想中」的收藏辦法。
◎建立清單
隨著雜誌量增多,有時自己也記不得哪些有哪些沒有,最好的辦法就是在購入時,即以利用Excel等軟體歸檔,並按名稱及期數整理放置,既節省時間又即時。除了文字記錄,我會將雜誌封面掃瞄成圖檔,如此更不容易弄錯。游刃有餘的話,還可將雜誌目錄轉換為電子檔(目前《南國電影》已出版目錄專冊),搜尋某人或某部電影的文章將更為便利。
◎遠離潮濕
台灣乃至東南亞一帶,天降甘霖實屬常規,到了梅雨季節更是糟糕,濕度每每飆至90甚至100%。如此濕潤的環境,雖然滋潤的大地,對印刷品卻是弊多於利、傷害甚巨。
目前最好的改善辦法,就是將寶貝們收進防潮箱。需注意的是,文獻收藏的最佳濕度為40~50%,設定防潮箱強度時須斟酌「內容物多寡」及「開關頻率」,避免過乾導致紙張斷裂等反效果。如果家中沒有防潮箱,則可將藏品放置於乾燥處或裝有冷氣╱除濕機的房間,也有減少接觸潮氣的效果。
記得大學時曾修過一門「博物館學」,課程提到博物館如何典藏文物,從溫濕度控制到防酸抗蟲,精心細緻令我嘆為觀止。只是,一般人無法與公家相比,能做多少是多少,我常說自己是「盡人事」,至於「天命」就交給可愛的老天爺吧!
本文同時刊登於「戀上老電影…粟子的文字與蒐藏」新聞台
該處有更多老電影文章可以欣賞唷!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寫的真貼切,早點看到也許能少花冤冤枉錢@@
回覆刪除繳學費是必經之路,我至今仍繳個不停吶!
刪除哈!是啊!說不定在奇摩上我們都一起競標過同一本雜誌,大家是同好以後應該要冷靜一點好^^
刪除防潮箱不夠放吧!我收書時間沒你長,但都已經不只一兩個箱子能放的下,我看應該是定期開除濕機比較穩當?
今日才看到您的留言,回覆遲了,還請見諒!
刪除我其實已經許久沒下手購買,近日倒是幫人在海外的朋友下標,或許有與您狹路相逢吧!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