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2007年10月24日 星期三

倫敦自助行 國家藝廊名不虛傳


倫敦自助行 國家藝廊名不虛傳

古典藝術風情繚繞的倫敦,不僅有舉世聞名的大英博物館,收藏許多著名藝術家名作的國家藝廊(National Gallery),也同樣享有盛名。雖然藝廊的館藏內容是以繪畫為主,在數量與種類上少於博物館,但其著重早期文藝復興的義大利與17世紀西班牙、荷蘭大師作品的經營方向,卻使她成為當代同性質場館中相當突出的一間。想一窺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林布蘭特(Rembrandt)與梵谷(Van Gogh)、雷諾瓦(Renoir)的真跡,同時瞭解歐洲13到18世紀的繪畫藝術演進史嗎?展品豐富的國家藝廊絕不會令您失望。


粟子導覽時間:遊客搭乘地鐵至Charing Cross或Leicester Square站,步行5~7分鐘即可到達國家藝廊及比鄰的特拉法加廣場(Trafalgar Square)。國家藝廊開館時間為上午10:00至下午6:00,週三延長至下午9:00,免費入場。
粟子小百科:這間英國首座國家級美術館誕生於1824年,源自喬治四世說服當時政府購買林布蘭特、拉斐爾(Raphael)等人的38幅作品,其後陸續發展為收藏繪畫為主的國家藝廊,至今共有2,300幅館藏。藝廊內部共分為四的展覽區,所有作品按照年代順序展出,入口處提供精美的導覽地圖可供遊客參考。如想進一步瞭解畫作的背景解說,則可以向服務台領取免費的攜帶式導覽設備,唯目前並無中文設計,來自台灣的朋友暫時只能選擇英文服務囉!參考資料:《MOOK倫敦》第四期。國家藝廊官方網站


鴿子天堂~特拉法加廣場
位在國家藝廊南邊的特拉法加廣場,不論何時都聚集數量多到數不清的鴿群,這盛大的場景,是我這次歐遊過程中見到數一數二的驚人畫面。實際上,除了滿地都是可愛的鴿子外,廣場上的藝術雕像也成為它們駐足的所在。只見英挺帥氣的武士雕像,頭上站著一隻神氣活現的鴿大哥,擁有同樣深鐵色彩的兩人,遠看還以為是雕塑者的搞笑創意呢!
經過我們一番仔細觀察,這些廣場上的鴿子對於來往行人毫不害怕,面對有意「轟」牠們起飛的頑皮人類,更是顯得老神在在,「寧願快走也懶得飛!」牠們似乎已經打定主意,對同樣在廣場休憩的我們採取不理會政策。只是,相較於倫敦鴿子的自在生活,在台灣總是得參加「賽鴿比賽」或歷經「擄鴿勒贖事件」的辛苦同類顯得苦命許多,粟媽和我不禁想:「要是台灣鴿子聽到這裡的環境,一定拼命也要飛過來享福!」但不是鴿子的我,能瞭解牠們的想法嗎?或許如同莊子與惠子的「濠梁之辯」般,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了。
粟子小百科:特拉法加廣場為喬治四世厚愛的建築師—約翰納許(John Nash)在1830年代的作品,廣場中央的最顯眼的雕像,則是為紀念1805年在對抗拿破崙的特拉法加戰役中英勇殉國的英國海軍將領尼爾森(Nelson)所建的紀念柱。參考資料:《MOOK倫敦》第四期。
粟子小提醒:在害怕爆發大規模感染禽流感的現在,看到鳥類或許會讓人感到不安。然而,就我此次的旅行經驗而言,無論是倫敦或巴黎的綠地與廣場,通常都會有不少鴿子、麻雀駐足。因此,建議對此有疑慮的朋友,若近期想到這些地方旅行,必須將「飛禽多」這項變數列入考慮呦!


名家名畫~果然與眾不同
結束與鴿子們的短暫寒暄,我們快步往今天的重頭戲前進。和大英博物館一樣免費開放的國家藝廊,在門口增添了一個小巧的捐獻箱,裡面為數不少的硬幣紙鈔似乎說明,這沒有強迫意思的「樂」捐,仍發揮不小作用。繼續往前走,便會看到提供遊客協助的服務台,我們在此找到館方提供的平面圖,隨即準備展開一趟歐洲名畫之旅。
實際上,參觀臥虎藏龍的國家藝廊,如果沒有設定幾樣「必看」的名人作品為目標,就有可能落個眼花撩亂、過目即忘的下場。為此,我們綜合旅遊雜誌的介紹,選擇其中數幅經典畫作,作為粟家此行的欣賞焦點。
粟雞婆提供的建議欣賞名單:The Water Lily Pond╱Monet(睡蓮池╱莫內)、Venus and Mars╱Sandro Botticelli(維納斯與戰神╱波提且利)、Boating on the Seine╱Renoir(泛舟塞納河╱雷諾瓦)、Sunflowers╱Van Gogh(向日葵╱梵谷)、The Virgin of the Rocks╱Leonardo da Vinci(期待聖靈╱達文西)、An Allegory with Venus and Cupid(愛的寓意╱布路斯諾)、Self Portrait at the Age of 34╱Rembrandt(34歲的自畫像╱林布蘭特)、The Baptism of Christ╱Piero della Francesca(基督的受洗╱法蘭契斯可)。除了上述畫作外,各位還可根據藝廊提供的貼心平面圖作選擇,DIY一趟專屬自己的歐洲繪畫史之旅。

特別推薦---點點王~秀拉
對舞台劇頗有興趣的我,在親朋好友的輾轉介紹下,收到一部號稱「影響二十世紀音樂劇最深遠」的〈畫舫璇宮〉DVD。由於當時我對劇中人物…喬治秀拉(Georges-Pierre Seurat)毫無認識,因此在長達148分鐘的影片中,眼前只是反覆出現一位用原色點『點』畫的死心眼藝術家,以及無怨無悔愛慕他的模特兒女友。我在歷經近兩個半小時的瞌睡折磨後,語重心長地對朋友說:「我想我這輩子都不會忘記有一個用點點作畫的人,他的名字叫秀拉。」
然而,以為再也不會見到喬治先生的我,沒想到竟在國家藝廊和他的名作巧遇。「秀拉是法國印象派中『點描派』的代表畫家,他用原色在畫布上慢慢點,堆疊出顏色、光影的手法呦!」夫妻檔驚訝於粟子的博學多聞,殊不知這是辛苦看落落長音樂劇換來的些許知識。
其實,在欣賞國家畫廊藏品的同時,我一直有種「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感慨,腦海裡總是出現:「這幅畫明明在哪裡看過,卻怎麼也想不起來!」的困惑。每每想到這裡,我就不得不再次感謝那位大力推薦〈畫舫璇宮〉的朋友,因為要不是他,我怎麼可能認識點點王…秀拉呢?!
粟子小百科:喬治秀拉(1859~1891)是點描繪法(pointillism)的發明者,作品擅長都市中的風景題材,為印象派後期的重要人物。秀拉的創作風格相當與眾不同,他將色彩理論套用到畫作上,採取分色著色法,並選擇以細膩繽紛的原色小點組成作品。因此,他的畫近看充滿理性的筆觸,與梵谷的狂野、塞尚的色塊大不相同。秀拉的名作包括:「A Sunday on La Grande Jatte」(1884)、「The Eiffel Tower」(1889)及「Bathers at Asnieres」(見紀念品)等。
〈畫舫璇宮〉簡介:此劇是以喬治秀拉名畫「A Sunday on La Grande Jatte」的背景為藍本的一部歌舞劇,其內容描寫畫家喬治與密西西比河沿岸居民的相處與情感,與他開創點描繪法時所遭遇的困難。歌舞劇後半段則嘗試以現代人的眼光回首喬治在19世紀末的作品,並對這位英年早逝的藝術家致敬。


國家藝廊展出的部分名畫已廣泛地出現在我們的生活四周,像是日曆、雜誌內頁等,但真正目睹原創作時,還是不得不發出讚嘆。例如:雷諾瓦、莫內等人的作品,明明是靜態的畫,卻能傳達流動的狀態;既不像照片那樣忠實紀錄,卻完整表現創作者眼中的世界……他們高超的繪畫技巧與細膩的觀察靈感,均讓讓遊客在此地欣賞留戀,久久不散。
雖然相較於杜莎夫人蠟像館、大英博物館……等景點,此處顯得藝術性過強、活潑度不足。然而,對於喜愛藝文欣賞的朋友來說,這裡可是世界頂尖的寶庫呢!想讓自己的旅程增添知識與浪漫氣息嗎?別錯過好畫如雲國家藝廊呦!


原刊登處:Ettoday東森新聞報…旅遊
原刊登時間:2006年2月7日
原刊登網址:倫敦自助行 在國家藝廊與大師神交

圖片說明:
1.文藝氣息蔓延的國家藝廊
2.特拉法加廣場
3.藝廊前帥氣雕像~but...有鴿子在頭頂搞笑休憩中
4.紀念品們:(左起)雷諾瓦的複製畫、名畫磁鐵(上)、秀拉的複製畫(下)、藝廊平面圖
5.廣場上豎立的海軍將領尼爾森紀念柱
6.鴿子們小心別染禽流感呦!

6 則留言:

  1. 粟子
    我和妳的情形頗像呢!
    我看"畫舫璇宮"時,只有前二十分鐘是清醒的,之後就昏迷....
    我在英國國家藝廊參觀時,不知何故,一直覺得看不完,累得只想坐下來,不想動呢!
    難怪有人說,去博物館,藝廊之類的地方,一次別看太多,否則一下就沒勁了!!!
    Elsa

    回覆刪除
  2. Elsa:
    關於「畫舫璇宮」,很高興我不是「特例」!不過,在逛國家藝廊時,還頗慶幸自己在半夢半醒間看過他,藉此認識一位用點點作畫的秀拉。
    去這類博物館很多的國家,觀光客大概都有類似的困擾。即使本來很興奮,看多了也難免彈性疲乏,如妳所說,沒勁兒!

    回覆刪除
  3. 粟子
    昨天我們談到漁光曲,我找遍了張愛玲的評論,卻不見這部電影的蹤跡....後來,在同一本書"我的姐姐張愛玲"裏面發現, 張愛玲居住在上海淪陷日本人手中的孤島時期,常常去看左派的電影及話劇,甚至和一些左派電影界的文人有來往,因此,從張的弟弟描述裏,可以見到至少張愛玲很喜歡漁光曲的主題曲,甚至教家裏的佣人唱這首歌.......
    如果,我有發現相關評論,一定會告知妳!!
    Elsa

    回覆刪除
  4. Elsa:
    教家裡佣人唱「漁光曲」!看來張愛玲很欣賞這部電影。據我所知,〈漁光曲〉在當時異常轟動,除了觀眾喜愛,更與左派影評的大力推薦息息相關。相較於「眼睛吃冰淇淋」的軟性文藝片,左派電影多在暴露社會底層生活的困苦,與反封建、反帝國主義侵略等,在陷入「孤島」的上海更能激發青年的愛國心。
    謝謝,上次告訴我張對〈漁家女〉的評論,也令我受益很多。

    回覆刪除
  5. 粟子,
    昨天忘了告訴妳,在"我的姐姐張愛玲"這本書裏,有一章談到上海孤島時期的電影及戲劇,因為此時的張愛玲很喜歡看電影(她很喜歡"儂本痴情"的顧蘭君及另一位叫做上官雲珠的演員)!! 我覺得透過張子靜來看以前那個年代及她姐姐的創作"不了情"和"太太萬歲"等於是另一種第一手資料,可以了解以前那個年代的電影.....
    以下是此書的資料:
    我的姐姐張愛玲
    作者:張子靜,季季
    出版社:INK (舒讀網:www.sudu.cc)
    我在微風廣場的紀伊國屋買的,順便推廌一下,我很喜歡微風及紀伊國屋,因為有許多在別的地方找不到的東西,在這裡都有...哈哈!!不好意思..... See you, Elsa

    回覆刪除
  6. Elsa:
    原來張愛玲喜歡顧蘭君和上官雲珠。顧蘭君在「孤島時期」與陳燕燕、陳雲裳、袁美雲合稱「四大美人」,我曾看過她的電影〈武則天〉,演員的動作對白都有舞台劇風格,現在看來是比較誇張。
    此外,印象中胡蝶曾在她的回憶錄中提到顧蘭君。說離開上海前,看到的她只是個跟著姐姐顧梅君到處跑,臉上托著鼻涕的孩子,沒想到再見時,她已是紅遍上海的大明星。
    關於上官雲珠,我對她的認識是從一本《上海紅顏遺事》而來,作者是陳丹燕。這是上官雲珠女兒程姚姚(韋耀,是她與姚克所生)的傳記,裡面也提到許多關於上官的部分。她也是演技派,雖然不是主角,卻令許多影迷印象深刻。
    謝謝妳提供的訊息,我會去找《我的姐姐張愛玲》這本書。如妳所說,從那個年代的人的角度來看當時的電影,確實能有更全面的認識。
    呵呵!我僅去過微風廣場一次,大多數時候都是透過網路買書,頂多去誠品敦南。下次會去紀伊國屋逛逛。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