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2009年10月3日 星期六

【十月影圖專欄】無名氏的浪漫與現實…〈塔裡的女人〉


【十月影圖專欄】無名氏的浪漫與現實…〈塔裡的女人〉
粟子

六0年代前期,名導演李翰祥得到香港「電懋」及台灣「聯邦」的支持,赴台創辦「國聯影業公司」。未幾,李翰祥因為兼顧公司業務分身乏術,無暇任導演職,於是改由他策劃劇本方向,再交給具潛力的年輕導演執行拍攝。文藝作品中,他似對無名氏(本名卜乃夫)頗為欣賞,接連將兩部著作《塔裡的女人》、《北極風情畫》改編電影。有趣的是,李翰祥選中出身台語片、擅處理鄉土題材的林福地為〈塔裡的女人〉(1967)導演,由他重現無名氏筆下三0年代極度歐化的南京上層社會。


〈塔裡的女人〉講述性格冷傲的黎薇(汪玲飾),號稱是全南京最美麗、最聰明的女人,男性趨之若鶩,但她皆視如敝屣,獨鍾情於從不遷就她的小提琴家羅聖提(楊群飾)醫師。黎薇主動示好之餘,還以小刀將他名字的英文縮寫RST刺在手腕上,聖提既心疼又感動,卻仍對婚事支吾其詞。聖提不忍黎薇越陷越深,只得說出老家早有妻兒的事實,更協助黎家父母安排黎薇與名門相親,心碎的她竟賭氣同意與甫認識的富家公子結婚。抗戰爆發,黎薇的丈夫、兒子皆死於轟炸,聖提家鄉亦遭砲火摧毀,剩下一堆黃土……數年後,聖提輾轉找到精神衰弱的黎薇,她對往事已不復記憶,只對同樣花白頭髮的聖提喃喃:「我們都老了。」


據此片編劇姚鳳磐分析,「塔裡的女人」共包含三個寓意:一是形容女主角黎薇生活在象牙塔裡,一直嬌生慣養,十分尊貴;其次則是寓意她的性格,猶如驕傲的高塔般遙不可及;再者指黎薇是當時全南京上流社會青年心中愛慕的偶像,就像處在層塔之上,受人膜拜。特別的是,相較於因有妻室而裹足不前的聖提,黎薇屢屢主動出擊,獻上寫滿愛語的日記,毫不隱藏地告白,甚至將對方名字刻在身上,聲稱藉此將男友融入自己的血肉!和多數文藝片的女主角不同,黎薇不是單面的溫柔純情象徵,而是一個直接到令人感到驚訝的激情角色。


儘管外景地橫跨台灣各地(包括:台中公園、大甲、鹿港、合歡山、霧峰、霧社及高雄澄清湖等),全片卻籠罩濃濃的洋派氣氛。男主角過著優渥的歐化生活,整日拉小提琴、演奏鋼琴、駕馬車、襯衫外罩絲質晨袍,住在有木製迴旋階梯和壁爐的宮殿式大宅內。不僅如此,聖提與黎薇談論的話題不外「孟德爾頌」與「旦丁新生詩篇」,時常盛裝參與派對酒會,從裡到外都受西方文化洗禮。
實際上,〈塔裡的女人〉的時空背景,完全超出導演林福地的經驗範圍,加上原著處處可見濃濃文藝腔,拍成影片實在是既苦又難的差事。所幸他維持一貫中規中矩的工作態度,穩紮穩打完成每個鏡頭,角色處理力求寫實,才使此片不至於像另一部由無名氏原著改編的〈北極風情畫〉(1969)那般毫無章法,成為影評口中的災難。


電影末了,年過四十的聖提在雲南一所靜僻的小學找到黎薇,只是曾經不顧一切要與自己廝首終身的愛侶,早已忘記那段炙熱戀情。經過反覆提醒,她才憶起曾有位名為聖提的舊友,只是那人非常好看,不似眼前這位又醜又老。聖提驚覺人事全非,悲傷哭泣離開,因為他在黎薇眼裡已比不上終日陪伴的小貓……相較唯美浪漫氣氛纏繞的前段,林福地在片尾營造的蒼涼,似乎更能觸動人心。這樣的結局不只顛覆前面所有的愛情盟約,亦將無名氏的浪漫帶回現實,即再誓死不渝的戀情也會不敵時光與現實的磨難,走向被淡忘進而消失的宿命。


參考資料:
1.《聯合報》1966年2月10日~4月22日。,相關報導共四則。
2.焦雄屏,《改變歷史的五年—國聯電影研究》,台北:萬象圖書,1993,頁131~142、237~246。

本文同時刊登於:
1.高雄電影圖書館十月份月訊」紙本
2.電影瘋‧瘋電影【台灣戲夢】無名氏的浪漫與現實…〈塔裡的女人〉
3.戀上老電影…粟子的文字與蒐藏【十月影圖專欄】無名氏的浪漫與現實…〈塔裡的女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