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28日 星期日
【三月影圖專欄】悲喜協奏曲…〈暗戀桃花源〉
【三月影圖專欄】悲喜協奏曲…〈暗戀桃花源〉
粟子
第一次聽到〈暗戀桃花源〉(1992),只是望文生義的「暗戀桃花源」,直到看完電影,才明白是兩齣舞台劇「暗戀」和「桃花源」的巧妙聚合。故事利用悲喜古今不同的題材碰撞,蘊含細細層層堆疊的隱喻,確是一場引誘觀眾不停反思的絕妙佳作。
〈暗戀桃花源〉由賴聲川執導,敘述兩個劇碼「暗戀」和「桃花源」因劇場管理員的疏失,被迫在同一個時間排演。由於雙方皆是火燒眉毛,幾番爭執未果,只好把舞台分做一半。此舉導致兩劇莫名的連結,演員接錯台詞,看似互相干擾又產生共鳴。
「暗戀」是一個真人真事(感覺像是「暗戀」導演本人親身經歷或曾目睹)的愛情悲劇。中日戰爭期間,東北青年江濱柳(金士傑飾)和雲南少女雲之凡(林青霞飾)在大上海相識相戀,抗戰勝利,之凡回雲南過年,未幾局勢混亂,兩人從此斷了消息。五十年後,重病的濱柳難忘往日舊情,刊登尋人啟事,希望再見之凡一面。等待數日,之凡終於現身,見濱柳對她念念不忘,她坦言也寫過很多信,但全都石沈大海,不忍濱柳老淚縱橫,離開前她輕聲安慰:「我大哥說不能再等,再等就要老了,我先生對我很好……」
「桃花源」則是一齣以陶淵明「桃花源記」為發想的喜劇。長居武陵的老陶(李立群飾)和妻子春花(丁乃箏飾)感情不睦,春花與出手闊綽的袁老闆(顧寶明飾)偷情,老陶為了面子涉險到上游捕大魚,卻竟因此誤入桃花源。老陶在這過著無憂無慮的日子,便想帶春花一同前來,他回到家,春花已和袁老闆產下一子,為生活瑣事吵鬧不休。他倆對老陶的出現先是萬分驚恐,得知他不是鬼魂,又對前往桃花源的提議充耳不聞,繼續相互指責,老陶只得悄然離去。
「暗戀桃花源」舞台劇於1986年首演,最初是賴聲川與丁乃竺(飾雲之凡)、李立群、顧寶明、金士傑等第一批參演者的共同創作,藉由結合兩個劇中劇,創造豐富的戲劇效果。劇目反應極佳,陸續在1991、99、01及2006年進行巡演,也曾拍攝電影,並推出大陸、三地聯演及香港版本,是近年最受歡迎的舞台劇碼之一。儘管〈暗戀桃花源〉的格局僅僅是一座劇場甚至一個舞台的一個午後,內容卻講述人生最複雜糾結的悲歡離合,從「暗戀」的有緣無份到「桃花源」的無奈背叛,面對愛情婚姻理想的失落,唯有遺忘才是良方。
〈暗戀桃花源〉電影版的成功,許多人好奇賴聲川由舞台而大銀幕的過程。他接受專訪時坦承在台灣拍電影很殘忍,不只因為觀眾已習慣三五分鐘一個高潮,沒時間慢工細活,更在於票房經營如履薄冰,一旦失敗就難翻身,於是他考量再三,才決定以最有信心的「暗戀桃花源」作為首部電影題材。談到「暗戀」與「桃花源」,賴聲川也以打籃球作比喻,「桃花源」就像打快攻,「暗戀」打半場,導演則是籃球教練,對不同的打法就給不同的指示。
「對不起,我要找劉子驥!」神秘女子漫遊排練場,口口聲聲尋找不知道存不存在的男友劉子驥。這名字很熟,原來同樣出自「桃花源記」:「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是一個嚮往桃花源卻尋訪未果的失意客。巧的是,神秘女子找劉子驥,劉子驥找桃花源,江濱柳找雲之凡,「暗戀」導演找白色山茶花,春花找可以依靠的男人,老陶找大魚、「桃花源」導演找逃掉的桃樹……看來瘋傻的神秘女子,或許正是全部尋找的關鍵人物,她在劉子驥找不到的「桃花源」舞台找劉子驥,是否暗喻這一連串的尋找都將「找不到」……
參考資料:
1.《聯合報》1991年7月5日~1993年4月26日,相關報導共八則。
2.《聯合晚報》1991年9月19日~1992年10月4日,相關報導共三則。
3.維基百科—暗戀桃花源
本文同時刊登於:
1.高雄電影圖書館「三月份月訊」紙本
2.電影瘋‧瘋電影「【台灣戲夢】悲喜協奏曲…〈暗戀桃花源〉」
3.戀上老電影…粟子的文字與蒐藏「【三月影圖專欄】悲喜協奏曲…〈暗戀桃花源〉」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