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7日 星期二
甜美嬌娃…石燕
甜美嬌娃…石燕
粟子
五0年代中,豔麗精明的李麗華獨領風騷、嬌憨可人的林黛極速竄升、溫婉嫻靜的尤敏急起直追……無論銀幕形象如何,一律是大眼睛、櫻桃口、鵝蛋臉,五官毫無瑕疵,還帶有幾分巨星的神秘。與此同時,雙十年華的石燕(1938~)投身銀海,她青春外向、能歌善舞,獨缺了點「生正逢時」的運氣,除首作〈嬌娃〉(1959)領銜,之後多屈居二線。印象中,石燕五官立體、具現代感,擅長活潑鬼馬的角色,如此條件是優點也是缺點,一如影友舒適評述:「石燕在女星群中不算特別標緻,不過她演出頗為『生鬼』,假如當年觀眾能像今天的觀眾接受楊千嬅般欣賞她,她能大紅起來亦說不定。」
「圓圓的臉龐,甜甜的笑容、大大的眼珠,這是石燕的標誌。」相較深居簡出的同行,石燕隨片登台的頻率可謂數一數二。從東南亞到台灣,與影迷面對面的場合,最能發揮石燕戰無不勝的親和力,原本沒那麼喜歡、甚至不曾注意她的觀眾,十有八九會對眼前這位妙齡少女產生好感。以笑容耕耘多年,石燕為〈山歌姻緣〉(1965)再度來台,她按慣例獲派不搶鋒頭的男主角妹妹。不同於陷入熱戀、整日忙著寫情書的杜娟,石燕開口就是串串得體妙語:「台灣山青水秀,風光綺麗,人情味濃,真是名不虛傳的寶島。」石燕很愛笑,是同行眼中心口合一的「樂天派」,「我很少哭,哭是女人的弱點!」俏女郎吐出絕妙好辭,得體中不失幽默,不愧是最討人喜歡的甜美嬌娃。
關於石燕
本名謝美珍,浙江寧波人,香港真光中學畢業,在校時愛好音樂、舞蹈與電影。十九歲,被趙樹泰主持的「鑽石製片公司」相中,主演其創業作〈嬌娃〉,由此踏入影壇。石燕四處登台宣傳,迅速打開知名度,未幾受邀參與「新華」製作的彩色片〈碧水紅蓮〉(1960)、黑白片〈翠崗浴血記〉(1960),分別為林翠、藍娣配戲。
1961年7月,加盟「邵氏」,雙方簽訂五年合約,月薪三百港幣。石燕多擔任配角,以時裝喜劇為主,作品包括:〈喜事重重〉(1962,丁寧、關山主演)、〈花團錦簇〉(1963,林黛、陳厚主演)、〈追凶記〉(1963,丁紅、張沖主演)、〈福星高照〉(1963,樂蒂、金銓主演)、〈山歌姻緣〉(杜娟、喬莊主演)等,亦客串演出古裝黃梅調電影〈紅樓夢〉(1962)、〈梁山伯與祝英台〉(1963)。期間,兩度外借拍片,均任第一女主角,分別是韓國「申氏影片」的韓語片〈我有一個祕密〉(1963),飾演一位赴韓尋找母親的中韓混血;「龍鳳影片」的國粵語混聲片〈南北兩家親〉(1964),詮釋性情刁蠻可愛的北方小姐。
1965年前後息影,赴美求學時戀愛結婚,丈夫行事低調,此後甚少參與影圈活動。石燕育有三子,么子為身兼歌手、演員、新銳導演等多重身份的影星馮德倫(1974~)。石燕從影七年,共拍攝十餘部電影、灌錄兩張唱片,為五、六0年代頗具代表性的青春玉女。
燕從何來
回顧石燕「飛上枝頭」的始末,1959年後的報導,均稱愛好第八藝術的她,從學校畢業後,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參與〈嬌娃〉的試鏡,擊敗十個應試者才獲得錄取,她本人「作夢也沒想到會這樣快的水銀燈下工作」。然而,電影開拍之初,自述認識石燕胞姐的記者陳佩,在其執筆的「與王豪合演『嬌娃』的石燕」報導中,卻有截然不同的說法。
文章提到,抗戰勝利後,石燕的姊姊以玫瑰為藝名,在南京的夜總會表演。國共內戰激烈,她前往香港另謀發展,改名「柳春」,因歌聲美妙,於新加坡、曼谷一帶非常走紅,妹妹「柳瑩」(即石燕)也在此時出道。姊妹倆同是歌舞雙棲,柳瑩尤其擅唱西洋歌曲,歌喉很受好評。柳瑩後來結識一位家境富裕的男友,一度放棄舞台生涯,兩人感情雖好,但她始終無法忘情幕前,有意躍登電影明星寶座。只是,若從配角出發,未免夜長夢多,乾脆自資當幕後老闆,與「鑽石製片」的主持人趙樹泰合作。
〈嬌娃〉由屠光啟編導,情節與奧黛麗赫本的〈羅馬假期〉(1953,Roman Holiday)相仿,石燕飾演古靈精怪的千金小姐,不愛百般求愛的阿飛型少年,反與偶然巧遇的記者(王豪飾)發展一段妙趣愛情。〈嬌娃〉凸顯石燕的美妙儀態、健美身材,亦安排她一展歌喉,演唱「我的心裡亂糟糟」、「稻草床」、「奇怪的阿飛」及「情感防線」四首插曲。石燕的表現獲電影界一致好評,認為她外型夠美又會唱歌:「以銀幕的條件來說,似乎還算適合。」來台宣傳影片時,有記者好奇:「為什麼以演戲作為職業?」石燕巧妙答:「一個女人總得做點事業,當明星是一種很好的事業。」
舞台魅力
隨著〈嬌娃〉於亞洲各處上映,身為女主角的石燕,足跡也踏遍東南亞。在菲律賓華光戲院登台時,石燕下榻位於市區的馬尼拉大酒店,儘管是初出茅廬的新人,這位來自香港的女星已吸引成群影迷,不僅許多僑胞邀約赴宴、贈送禮品,要求致贈簽名相片的信件更如雪片飛來。對於觀眾的熱情追逐,石燕沒有丁點怯場退縮,言行舉止顯得落落大方。
在戲院表演時,石燕一連唱了數首歌曲,其中包括福建小調。她不只國粵語標準,還說得一口流利的福建話,而這僅僅是一星期臨時惡補的成績。載歌載舞之餘,石燕亮麗新穎的裝扮也成焦點,每換一首歌就換一套衣服,有中國式旗袍、西洋式禮服,均由香港名師費心設計縫製,不但讓她在當地出盡鋒頭,亦成為僑胞女士小姐的爭相模仿對象。「這些觀眾的誠意,叫我怎不賣力唱歌來報答!」由於女主角的傾力加持,〈嬌娃〉掀起熱映盛況,戲院場場爆滿,一千二百個座位供不應求。觀眾大排長龍、擠得水洩不通,不少人寧願忍著疲憊罰站數小時,就為一睹「香港嬌娃」的迷人風采。
隔月,石燕戴著蝶型黑眼鏡,穿著白色繡藍花襯衣、深藍色窄裙,與母親一同抵達台北松山機場。媒體對她印象頗佳,尤其讚賞「衣著樸實」,未跟風作「暴露狀」,清純不失活力。石燕見機場全是密密麻麻的迎接人潮,立即浮現招牌的開朗笑容,記者見她心情甚佳,趁機丟出陷阱題:「當演員是演技重要,還是性感重要?」聰明的石燕豈是省油的燈:「演技當然是重要的,不過性感也是附帶的條件。」有人加碼問:「張仲文、夏厚蘭這些『肉彈』會不會因為妳的出現而『爆炸』(暗喻江山代有才人出)?」她謙虛答:「我對她們那種天賜的美好身材,非常羨慕!」展現超乎年齡的泱泱風度。逗留台灣期間,石燕到台中、嘉義、台南、高雄、基隆、宜蘭等地與影迷會面、贈送簽名照,緊湊行程絲毫無損遊興,她誠摯抒發感想:「對祖國的一切一開始就始我覺得溫暖,尤其是天氣!」
為了拍片或宣傳,石燕成為周遊東南亞的常客,先後到過日本、台灣、菲律賓、新加坡、馬來亞、印度、泰國、婆羅洲和韓國。見多識廣,人在寶島的她無可避免被追問最喜歡那個地方,答台灣、太過矯情;不答台灣、不給面子……難上難的難題卻難不倒伶俐的石燕,她一派輕鬆:「各地的型不同,如玩來說是日本好,如人情溫暖和吃得慣的菜,是台灣和新馬了。」
配角浮沉
石燕以〈嬌娃〉闖出名號,不少電影公司都對她很感興趣,陸續傳出將接拍〈茶山兒女〉、〈火中蓮〉、〈杏花村〉等消息,可惜都因故終止。不久,「新華」的老闆童月娟與石燕簽約,有意將她打造為繼鍾情、藍娣之後的新一代歌舞巨星。1959年7月,脫胎自好萊塢電影〈慧星美人〉(1950,All About Eve)的〈碧水紅蓮〉開拍,「新華」特地向「電懋」借將林翠,又安排到日本拍攝外景、水底攝影與歌舞場面,耗資甚巨。石燕在片中飾演當紅歌舞明星,名列「客串主演」,戲份略遜林翠,影評張聲對她的評價是:「乍一露場的擺架子動作並不太好,以後的江湖氣表情則至為爽朗自然。」
石燕本有機會大展身手,不巧碰上國語片市場蕭條、星馬版權滯銷,「新華」為減少損失宣布停產(1962年結束在港業務,轉往台灣發展)。旗下演員首當其衝,新片開拍無望,更遑論擔任主角。1961年中,石燕在方逸華和顧媚的推薦下,與「邵氏」簽下一紙五年合同。入行兩年餘,曾主演一部電影,其餘多為二線配角……「邵氏」權衡條件,決定以「新星相待」,給予每月三百港幣酬(同時簽約的顧媚為六百元)。熟悉影壇人士直言石燕入大公司後必然有戲可拍,只是條件太苛,百來元一個月,叫一位明星如何生活?
進入人才濟濟的「邵氏」,石燕的機會雖比從前多,但「扶正」的可能性卻越來越低。首先,投資最高的古裝歌唱、史詩巨片、時裝歌舞,必由「四屆影后」林黛或「古典美人」樂蒂擔綱;其次,成本稍低的文藝愛情、都市喜劇、動作武俠,也有丁紅、丁寧、李香君、范麗等具票房實力的女星勝任……況且石燕會唱會跳的摩登少女形象深植人心,古裝、悲劇都不適合,片種受限、競爭又多,使轉入新東家的她難再重現〈嬌娃〉盛況。
韓式體驗
石燕在「邵氏」稱不上如意的日子裡,總算發生一件好事…韓國「申氏影片公司」商借石燕拍攝韓語片〈我有一個祕密〉,成為外國明星主演韓國電影第一人。1963年2月,石燕飛抵漢城(今首爾),她日以繼夜趕工,百忙中還得撥空接受電視電台訪問,一點空暇時間都沒有。由於全片以韓語發音,來時一句不會的石燕日日惡補,正式開拍時,竟能念得頭頭是道。為增添話題性與提高賣座,石燕特地在電影上映時,到韓國隨片登台,以美妙歌喉與曼妙舞蹈,博得滿堂彩。
〈我有一個祕密〉由韓國青年導演金容德執導,故事講述中韓混血少女朱蘭英(石燕),自赤化中國逃出,輾轉由香港至韓國,找尋失去聯絡的母親(朱貞女)。千辛萬苦來到漢城,母親卻已改嫁,為不破壞她與現任丈夫(金勝鎬)的感情,蘭英選擇隱瞞身份,獨自到夜總會演唱謀生。蘭英的祕密,最終被她繼父的兒子(申榮均)發現,經他和朋友(南宮遠)的幫助,終於與母親相認。繼父感動於蘭英的孝心,決定認她為女,視如親生。
〈我有一個祕密〉與尤敏、寶田明主演、千葉泰樹執導的〈香港之夜〉(1960)取材異曲同工,不僅女主角均設定為中韓(中日)混血,都被韓籍(日籍)母親拋棄,且在男主角和韓籍(日籍)友人的幫助下重拾親情溫暖。相仿的劇情走向與角色設定,恰恰反映跨國合作的限制,以混血和在中國(香港)長大的背景,解釋女主角韓(日)語不流利的原因。
戀愛條件
二十出頭,石燕的應對進退可謂超齡的面面俱到,就算遇上明星最易支吾其詞的愛情問題,同樣對答如流。她客氣表示自己是「平常人」,對於選擇男友會開條件,但符合理想的男人不一定認為她夠理想。幾年過去,邁入適婚年齡的她難逃八卦狙擊:「聽說妳很快要結婚了?」石燕睜大眼睛:「跟誰結婚!我連對象都沒有呢!」得知緋聞來自「在夜總會貼臉跳舞的男士」,她調皮反嘴:「唉呀!現代的社會,跳舞貼臉也會令人驚奇嗎?我貼臉跳舞的朋友太多了。」談到未來的另一半,石燕很有主張:「我相信『緣分』,有緣分才可以成為夫婦。有緣千里相會,無緣就是成天在一起的人也不一定會成為終身伴侶。」
赴台拍攝〈山歌姻緣〉時,石燕見室友杜娟整日寫信、打長途電話給在香港的男友;男演員喬莊也公開在台徵求女友。她憶起日前被「邵氏」派至印度參加影展,見到不少貴族公子,興起「嫁個王子」的念頭。有趣的是,石燕不知道這位王子是「靚仔」抑或「醜八怪」,相信宿命論的她,得出「杞人憂天」的結論:「我也許將來會愛上一個醜陋的王子!」
1964年,石燕的名字一度與喬莊連在一起,她對緋聞先是不置可否:「我和他關係不好也不壞。」言談間卻也埋怨演員工作日夜顛倒、東奔西跑,與戀人聚少離多,感情不易維繫。「或真或假」的戀情沒多久歸於平淡,喬莊年餘覓得如意佳偶,石燕則在遙遠的異鄉遇見命中注定的真命天子……
絕跡影壇三十年,石燕靜靜享受「平常人」的簡單幸福,就算小兒子馮德倫成為「後輩」,母子還是守口如瓶,沒人知道這段「家學淵源」。真實版的「我有一個祕密」,直到2000年才被八卦雜誌踢爆,馮德倫淡然表示未曾想瞞,只是沒有刻意想講。原本堅持不現身的石燕,因為兒子執導的首部電影〈大佬愛美麗〉(2004)破例露面,她和馮德倫當時的女友莫文蔚都穿上喜氣的紅色,臉上露出滿足的笑容……這笑容或許不比三十年前青春無敵,卻承載滿滿的驕傲與欣慰,畢竟只有兒女才發揮這般魔力。
本文同時刊登於「戀上老電影…粟子的文字與蒐藏」新聞台
文章網址:甜美嬌娃…石燕
該處有更多粟子的電影文章可以欣賞唷!
參考資料:
1.香港航訊,「與王豪合演『嬌娃』的石燕」,《聯合報》第六版,1957年11月29日。
2.本報訊,「石燕潘柳黛合作」,《聯合報》第六版,1959年2月5日。
3.本報香港二十日航訊,「石燕訪菲歸來 將回祖國登台」,《聯合報》第六版,1959年3月22日。
4.文化社香港航訊,「石燕加入新華」,《聯合報》第六版,1959年3月31日。
5.文化社訊,「石燕丁丁 先後來台」,《聯合報》第六版,1959年4月10日。
6.本報訊,「石燕昨抵台」,《聯合報》第六版,1959年4月13日。
7.本報訊,「石燕今日登台 將演新片『杏花村』」,《聯合報》第六版,1959年4月15日。
8.本報訊,「林翠‧石燕 今過台飛日」,《聯合報》第六版,1959年8月7日。
9.本報訊,「林翠石燕昨日過台 童月娟明赴日拍片」,《聯合報》第六版,1959年8月8日。
10.本報香港航訊,「國片市場收不回成本 新華公司停止拍片」,《聯合報》第六版,1960年4月4日。
11.張聲,「觀影隨筆 碧水紅蓮」,《聯合報》第六版,1960年8月18日。
12.本報香港航訊,「顧媚石燕進邵氏 月薪只有幾百元」,《聯合報》第八版,1961年7月11日。
13.本報香港航訊,「參加印度電影節 邵氏派女星石燕」,《聯合報》第十版,1961年10月29日。
14.中央社漢城十九日航訊,「外國明星主演韓國影片 邵氏女星石燕是第一人」,《聯合報》第六版,1963年2月23日。
15.王會功,「訪‧石‧燕」,《聯合報》第六版,1963年6月6日。
16.本報訊,「石燕談對象 想嫁個王子」,《聯合報》第八版,1963年6月19日。
17.本報香港航訊,「凌波新片 宋宮秘史」,《聯合報》第八版,1964年3月6日。
18.本報訊,「亞展掠影」,《聯合報》第三版,1964年6月14日。
19.本報訊,「江青露一手 石燕好歌喉」,《聯合報》第三版,1964年6月17日。
20.葉蕙蘭,「媽媽石燕也是大明星 馮德倫身世大白」,《民生報》C2版,2000年11月25日。
21.葉蕙蘭,「莫文蔚和馮德倫的媽 有『衣』套」,《民生報》C2版,2004年4月8日。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