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1日 星期日

一見鍾情:談五0年代的新華歌唱片風潮


一見鍾情:談五0年代的新華歌唱片風潮
粟子

「當初起意要拍〈桃花江〉(1956)時,在片商方面並沒有得到支持,大家都認為,即使李麗華的片子,也不過是穿插幾首歌點綴一下,到了這個時代,已經沒有人要看那種從頭唱到尾的戲了。」五0年代中,在港復業的「新華影業」苦思賺錢之道,人稱「影劇大王」的老闆張善琨(1905~1957)突發奇想,欲以歌唱片突圍而出。逆向思考的新點子,連對他向來敬佩支持的妻子兼事業伙伴童月娟都難掩疑惑:「他拍片的口味,在這時候,也有點不按牌理出牌。」畢竟輝煌一時的「金嗓子」時代已成昨日黃花,電影插曲兩三首堪稱極限。
世事難料,幕前不看好、幕後急就章的〈桃花江〉竟出乎意料瘋狂大賣,不僅穩站各地票房年度首位,更壓過人氣最旺的林黛、李麗華,甚至救活將近倒閉的戲院。「新華」為延續熱潮,原班人馬開拍同性質歌唱片,如:〈那個不多情〉(1956)、〈葡萄仙子〉(1956)、〈採西瓜的姑娘〉(1956)、〈風雨桃花村〉(1957)、〈郎如春日風〉(1957)、〈特別快車〉(1957)、〈阿里山之鶯〉(1957)、〈一見鍾情〉(1958)、〈百花公主〉(1959)、〈入室佳人〉(1960)等,掀起一陣歌唱片熱潮。幾年間,「新華」出品、鍾情(1932~)主演、王天林(1927~2010)執導、陳蝶衣編劇,「鐵三角」姚敏作曲、陳蝶衣作詞、姚莉幕後代唱的組合幾乎等於賣座保證,國語影壇一時間盡是「唱呀唱不停」的桃花源式美妙旋律。


歌唱緣起
自無聲黑白片〈良心的復活〉(1926,改編自托爾斯泰原著《復活》)出現第一首電影歌曲「乳娘曲」(楊耐梅演唱),正式展開歌曲與電影的不解之緣。首部蠟盤配音的有聲片〈歌女紅牡丹〉(1931),以女主角胡蝶演唱的橋段為號召,歌曲逐漸成為不可或缺的部分。影片出現插曲的場面越見頻繁,部分廣受歡迎的至今仍傳唱不止,其中最知名的莫過〈風雲兒女〉(1935)的「義勇軍進行曲」(聶耳作曲、田漢作詞),也就是今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
提及三、四0年代的歌唱片,周璇(1918~1957)可謂代表人物。她出身黎錦暉主持的「明月歌舞團」,以天然聲演唱,聲音甜美,適合演唱流行曲,缺點是音量細小。周璇的走紅與麥克風、廣播電台關係密切,她在沒有麥克風的台上演唱,後排觀眾根本聽不到,若少了上述傳播媒介,「金嗓子」將無用武之地。三0年代中,周璇投入影壇,初期多擔任配角,直到主演由袁牧之編導的〈馬路天使〉(1937)才使她一炮而紅,成為炙手可熱的歌唱片明星。周璇在〈馬路天使〉演唱的「四季歌」、「天涯歌女」已成經典,推估深獲觀眾喜愛的原因,除詞曲意境、演唱動人,也在於和情節發展的契合。歌曲的出現時機是劇中人抒發情緒與表露心跡的管道,甚至比對白更觸動人心。〈馬路天使〉的成功,展現一部好歌唱片的重要原則—歌與戲的巧妙融合,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歌唱片在四0年代大行其道,但隨著周璇時代過去,也逐漸劃下休止符。電影賣座不復往日,至五0年代初,已無片商敢用插曲幾甚至十幾首的劇本,熟悉影壇生態的行內人士不諱言:「現在已沒人要看從頭唱到尾的片子!」實際上,各片種還是會將歌曲穿插其中,但頂多兩三首作為調劑,那怕紅得發紫的李麗華也不例外……。情勢直到林黛主演的〈翠翠〉(1953,改編自沈從文的《邊城》)才出現轉變,與劇情貼切搭配的山歌傳唱極廣,金曲如「熱烘烘的太陽」、「不講理的姑娘」、「你真美」、「月下山歌」等數首,帶動票房一路長紅。片商見「歌唱題材」有利可圖,逐漸增添插曲份量,但無論再怎麼加,比例上仍有所保留。


靈機一動
來到香港,張善琨先與實業家李祖永合辦「永華」,未幾因理念不合分道揚鑣;之後組織「長城」,沒多久公司權力旁落,由袁仰安接替主事。屢屢為人作嫁,他深覺還是得有間全屬自己的事業,於是決定重新組織一度因戰事歇業的「新華」。不同於往日意氣風發,失去中國大陸產業支持,重新爐灶的張善琨實力不比過去,必須更慎選題材,否則只要一兩部電影虧錢,公司便無法經營。〈桃花江〉前,他一心籌畫以「伊士曼彩色」拍攝35釐米彩色國語片,得到任職「東寶」高層的日籍舊友川喜多長政協助,希冀由此重振聲威。然而,靈機一動的歌唱片點子,不僅徹底翻轉「新華」的製片方向,更打開國語影壇未來數年「無片不歌」的浪潮。
有十二首插曲的〈桃花江〉,概念源自三0年代「中國流行音樂之父」黎錦暉於1928年創作的流行曲「桃花江是美人窩」(又名「桃花江」),擅於製造噱頭的張善琨試圖以此吸引觀眾目光,出發點與今日的懷舊浪潮異曲同工。對當時最具消費實力的觀眾而言,「桃花江」這類歌曲最能喚起兒時的美好記憶,是一種似曾相識的熟悉感,情況類似今日不時舉辦的八、九0年代經典演唱會。不過,直到電影開拍前,幾乎無人看好這部陽春歌唱片……


先苦後甜
儘管張善琨好不容易說服片商投資〈桃花江〉,卻還是無法消減他們的疑惑,始終被看成不會賺錢的墊檔。無奈的是,拍片過程也是波折重重。演員方面,最初相中能歌擅演的葛蘭,卻因她已與「國際」(「電懋」前身)簽約作罷,轉而將目光投向已加盟的自己人鍾情。傷腦筋的是,這位青春玉女不會唱歌,張善琨找作曲加姚敏商議,決定由胞妹「銀嗓子」姚莉幕後捉刀,才解決演與唱的難題。附帶一提,王天林晚年受訪時描述,姚敏在接下〈桃花江〉的作曲前還未竄紅,常常獨自在咖啡廳構思,直到此片大發利市,真正嚐到「紅人」滋味。此外,姚敏也曾自資籌拍〈那個不多情〉,邀請最受歡迎的歌唱片女星鍾情主演,賣座同樣鼎盛。
導演方面,電影掛名為張善琨、王天林聯合執導。實際上,前者「永遠不會自己下場拍戲」,但很懂得戲開怎麼拍、要拍到什麼程度、噱頭在哪裡,非常有商業頭腦,王天林敘述:「他把劇本交給我,告訴我這部戲最重要的是哪一場戲,要怎樣拍才能讓觀眾看得過癮。」二十出頭就當上粵語片導演,不滿三十的王天林首度在國語片扶正,作品正是〈桃花江〉。雖名為導演,他坦言時常面臨難為無米之炊的窘境:「起初沒有人看得起我,攝影師也換了五個,隨便誰有空就讓誰去拍。那時,他們覺得我還未夠資格當導演,沒人理睬我。」由於「新華」同時開拍一部李麗華主演的電影,為配合她的檔期,人力調度吃緊,不僅公司最倚重的攝影師何鹿影分身乏術,連助手都得趕場。最後〈桃花江〉被迫動用多位攝影師,遑論細膩,連風格統一都相當困難。後話是,這部低成本的歌唱片小兵立大功,票房一路長紅。助「新華」站穩腳步之餘,王天林亦不可同日而語,再不需與大導演共同掛名,單是他一人就非常響亮!
至於布景方面,同樣是因陋就簡,童月娟回憶:「該片是在『華達』片唱以大量的內景拍成的。片中的『桃花江』,其實是位於片廠下面的一條小溪,溪水時多時少,我們利用溪邊佈置人工桃花林,桃花都是用紙做成……」相較同期電影,〈桃花江〉是貨真價實的小製作低成本,單一幕「紙紮桃花樹」就出現數次,甚至不比阮玲玉主演的〈桃花泣血記〉(1931)還能見到一整片真桃花林。
十餘天完成的〈桃花江〉,面臨無人肯買的窘境,所幸某位南洋片商「大發慈悲」,才讓電影有面市的機會。沒想到,犧牲打意外大受歡迎、每映必滿,搖身一變成為各地片商影院的生財法寶,台灣甚至電影還沒上映,插曲已風行全省。〈桃花江〉穩座1956年國產片冠軍,勝過林黛的〈金鳳〉、〈漁歌〉和李麗華的〈盲戀〉、〈一鳴驚人〉等。所有與〈桃花江〉相關的幕前幕後均身價陡升,既解決「新華」的燃眉之急,亦一手捧出炙手可熱的歌唱片紅星鍾情,拍攝連串類似題材的作品且部部熱賣。


村姑新途
〈桃花江〉中,鍾情飾演愛唱歌的村姑,個性有幾分嬌俏刁蠻,因此被村民暱稱「小野貓」。一位來自香港的采風音樂家羅維,帶著先進的錄音機來到村莊,他十分欣賞村姑的歌聲,將她的歌曲收錄聲帶,兩人的交往引起村姑對城市的好奇。村姑因戰亂流離失所,想投靠音樂家卻撲空,所幸被家境清寒的好心母子收留。最後,村姑憑著自己先前錄下的歌曲循線找到音樂家,並在他的幫助下成為知名歌手,也與失散的青梅竹馬陳厚重逢。因為〈桃花江〉的大賣,使片中女主角的「村姑」形象被引入歌唱片,造就之後系列以鄉村為背景、以村姑為主角的電影。有趣的是,鍾情本人是為具都會摩登氣息的女明星,來到銀幕,卻擅長演出刁蠻純真的鄉下村姑,如〈百花公主〉裡的冶艷女星反而不那麼合適。
〈桃花江〉的廣受歡迎,與電影將過去兩種的歌唱片形式「山歌」與「流行曲」成功融合關係密切,即讓原本只唱山歌的村姑唱起流行歌曲。根據何思穎在「歌女、村女與曼波女郎」一文分析,〈桃花江〉和過往歌唱片不同的突破性在於「努力地將音樂和戲劇結合在一起」,是「第一部真正將歌舞與劇情結合的重要作品」,學者黃愛玲以此為基礎進一步解釋:「王天林活學活用荷里活歌舞片的形式,將音樂、歌曲變成了劇情推進的一部份,打開了國語歌舞片的新局面。」也就是說,在此之前的國語歌唱片只是「間中出現一個角色向另一角色歌唱的場面」,〈桃花江〉則是將情節與音樂自然而然連結。此外,何思穎認為此片很聰明地將故事背景設定在「鄉村」,讓村姑隨時隨地可以合情合理的引吭高歌,並且不受都市夜生活(多數歌唱片都將女主角設定為夜總會歌女或賣唱女)的污染,呈現一份不同以往、天真爛漫的純樸氣息。


典型與錯誤
作為「新華」歌唱片的濫觴,〈桃花江〉也開啟一種無憂無慮的桃花源典型。片中多個可發展為衝突或凸顯都市黑暗面的橋段,都未如想像中發生「壞事」,劇中也沒有一個「壞人」。最明顯的例子是,村姑獨自來到香港,不僅被一對萍水相逢母子當作親人,還透過音樂家及其女友的幫助當上紅牌歌星,一如黃愛玲的分析:「和(王天林)同期拍攝的〈薔薇處處開〉(1956)不一樣,城市並沒有顯得面目猙獰,倒是提供了機會,讓村姑發揮了自己的所長。」由鄉村而都市、由貧窮而富裕的生活轉變,村姑也全無適應問題。鍾情在蓮蓬頭下歌唱、洗泡泡浴,鏡頭由足部特寫移到雙腿,再至全身剪影……「每片必洗」是歌唱片作為大眾娛樂的必備的噱頭。其實,系列歌唱片還出現許多七0年代三廳電影與現今偶像劇常見的戀愛情節,如:男女奔跑追逐、相互捉弄、女方因衣服弄濕而被迫換上男裝等,事實證明,這些看似老套的安排都有歷久不衰的魅力。
〈桃花江〉成為「新華」歌唱片的基礎,但其故事也有「犯錯誤」的地方,日後的作品都會盡量避免,究竟是何種錯誤?何思穎寫到:「通常戀情是歌舞片中十分重要的元素,但這部電影中擔綱音樂部分的男角羅維,雖與女主角合唱情歌『月下對口』,卻並不起著浪漫作用,鍾情最終愛上的是不通音律的陳厚。」之後的歌唱片裡,負責歌唱的男性不是男主角就是會介入男女主角感情的第三者,再沒出現如羅維、鍾情在〈桃花江〉這般單純相互欣賞歌藝的純友誼。


歌唱風潮
〈桃花江〉的成功使片商紛紛見風轉舵,竟以「有多少插曲為條件」,而且「沒有歌曲就不肯要」,童月娟笑言:「這可是當初始料未及的!」由於與鍾情合作〈桃花江〉、〈特別快車〉的「喜劇小生」陳厚加盟「電懋」,「新華」改以新進小生金峰搭檔,故事延續先前輕喜劇路線,金曲一首接一首。
面對一窩瘋以三0年代黎錦輝舊作為基礎的歌唱片,不少「關心國片前途的熱心人士」直指「妖氣瀰漫」,並哀嘆:「國片滅亡之期即在目前!」即便所謂「冷靜的趨勢觀察者」也不諱言是「一時的惡性現象」。張善琨不免成為眾矢之的,批評他為賺錢不惜讓國片開倒車,製作水準拉回三十年前。在商言商,這位名重一時的「影戲大王」深知賣錢才是公司存續的保障,他老實道:「影迷的叫好聲,救不了我們的窮啊!」言下之意是,與其砸重資「賭博」,倒不如「依樣畫葫蘆」穩紮穩打,於是造就一部接一部的輕鬆簡單歌唱片。
歌唱片大行其道,鍾情身價跟著水漲船高,片酬由三千、五千一路翻漲至一萬三千元港幣,「邵氏」更提出每部三萬元的天價合同(當時香港白領階級的月薪不過三百元),各間電影公司都對她很感興趣,鍾情也自組「麒麟影業公司」,一時間忙碌非常。1957年,張善琨在日驟逝,甫接下「新華」業務的遺孀童月娟,馬上就得處理與鍾情的續約問題。「新華」深知財力自己有限,無法以銀彈對抗外界誘惑,決定採取量力而為的平等態度。經過協調周折,喚童月娟為「童媽咪」的鍾情,不忘老東家的提攜之情,以低於其他公司的價格續接「新華」片約。


下滑隱憂
〈桃花江〉後,歌唱片持續賣座,只是觀眾買帳不定到哪時,類似作品雖然一直「有人看」,卻不知會「看到何時」。更大的警訊是,沒有一部片插曲傳唱程度超過〈桃花江〉,不進則退,曾經風光不可一世的系列電影,難逃「日久生厭」的危機。
探究箇中源由,長期觀察影圈生態的記者有四點分析:影片題材缺少變化;歌曲多屬舊作改編;舞蹈場面藝術價值有限;部分鏡頭剪接舊片,偷工減料、欺騙觀眾。不可否認,跟風的老闆都有幾分投機心態作祟,就算出身正統(幕前幕後為〈桃花江〉原班人馬)的「新華」作品,歌舞場面也只勝過學校遊藝會,主角站著唱、配角頂多左右搖晃,連整齊畫一都難,遑論舞蹈動作。當然,歌唱片的號召主要在「歌」而非「舞」,影迷絕大部分是為了「享受無憂無慮的娛樂」進入戲院,在還沒看膩之前,還是可以忍耐這些因陋就簡的小缺點。
1956年下旬,儘管問題還未真正浮現,但煩惱電影發展的「有志之士」,卻已先天下之憂而憂:「短視的製片家,卻往『迎合』處鑽,如此下去,觀眾當然不會增加。……如自以為有『忠心觀眾』而以劣貨蒙混賺錢,以下品去壓低觀眾的水準,那麼錢將越滾越少,觀眾亦將醒覺而逃。」由於歌唱片的插曲靈感多是源自三0年代黎錦暉的舊作(包括改編和新創),致使部分將他作品視為「黃色歌曲」(即靡靡之音)的影評對此觀感欠佳,轉而提出建議:「為什麼不選擇我國的名曲或民歌作主題,諸如黃自的『長恨歌』、趙元任的『海韻』……不論在教育、娛樂、甚至生意眼上都是上乘之作。」只是,上述說法多少忽略「第八藝術」的娛樂價值,即藝術歌曲並非不好,唯有時陳義過高,在文藝悲劇十分合適(如:〈夜半歌聲〉(1937)、〈夜夜盼郎歸〉(1958)等),但喜劇就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鍾情起落
雖然不會唱歌,鍾情瞇眼微笑的「對嘴畫面」風靡影壇,幕後鐵三角…作詞陳蝶衣、作曲姚敏、代唱姚莉雨露同沾,躍升五0年代中後期最熱門的歌唱組合。經歷這段「鍾情時光」的影迷,就算劇情不復記憶,還是能哼上幾首插曲,「月下對口」、「春風吻上我的臉」、「一個蓮蓬」、「花生米」、「紫丁香」、「賣湯圓」、「站在高崗上」、「愛的渦流」、「我要為你歌唱」、「何必旁人來說媒」、「我是一隻畫眉鳥」……通俗好記的歌詞、朗朗上口的旋律,詼諧登對的歡喜冤家,凝結成記憶裡快活無憂的小世界。連串歌唱片中,平時裝扮極具都會氣質的鍾情,屢屢紮起孖辮當村姑,最擅長詮釋帶潑辣味道的青春靚女,一如她在〈桃花江〉的綽號「小野貓」。
歌唱片風行期間,專為鍾情代唱的姚莉,坦言期間很多影片找她,但都被以唱太多、怕太濫推辭。姚莉本身對幕後代唱興趣不高,是因為與張善琨、童月娟在上海已建立深厚關係,加上與鍾情合作滿意,才願意繼續,姚莉表示:「鍾情每次拿了歌唱聲帶回去苦練,連呼吸都配合得好,對口型也下過功夫。」由此可見,鍾情的成功不僅是運氣,也有費心準備的實力。
歌唱片在五0年代下半漸漸疲軟,最明顯的例證就是鍾情電影風光不再,順遂星運到自資拍攝的〈龍鳳姻緣〉(1958)嘎然而止,票房由紅翻黑,從此一檔不如一檔。片商敏感現實,很快嗅到危機,紅極一時的「小野貓」四面楚歌,1959年後半僅拍攝一部「邵氏」出品,以最低成本、最短工時、最少人員完成的〈殭屍復仇〉(1959)。實際上,黃金時期的鍾情,負責新馬版權的「光藝」都是以每部五萬五千港幣的高價購入,但自1958年秋天開始,她主演的電影總是幾天就下檔,無法回收成本。面對上映就賠錢的困境,「光藝」索性冷藏手上尚未面市的影片,對新作也興趣缺缺。或許是由天堂墜落的速度太快,鍾情的健康也亮起紅燈。當時報載,她因罹患「白血球吃血症」入院治療,所幸調養一段時間即康復出院,年餘才已自資自演〈妖女何月兒〉(1961)重返影壇。


為了能名正言順唱個過癮,歌唱片的主角十有八九是熱愛音樂的學生、青春少女或以歌唱為業的歌舞團台柱、明星等,男主角(先為陳厚、再由金峰接手)則多是熱愛音樂、擅長歌唱的年輕人,他們在片中演出的歌中劇主題往往就是電影名稱。類似題材一再重複,難免有疲乏的時候,由「新華」引領的歌唱片時代,也隨著指標明星鍾情的星運轉淡。不過,這股以歌曲推展劇情的型態並未完全終止,而是改由另一種形式呈現,即風靡六0年代影壇的黃梅調電影浪潮。
欣賞〈桃花江〉、〈採西瓜的姑娘〉、〈郎如春日風〉、〈百花公主〉等鍾情式歌唱片時,心情總是輕鬆愉悅,電影只有歡樂歌唱,沒有哀傷哭泣,即使男女主角發生誤會,一時半刻就告化解,揪心熬煎少之又少。「桃花江邊好風光,桃花多開放,好比那美紅妝……」談起五0年代歌唱片,腦海立即浮現「桃花江」、「燙西裝」、「一個蓮蓬」等歌曲,以及鍾情、金峰遊山玩水的戀愛畫面。事過境遷,不知道現在已是知名畫家的張玲麟如何看待那段「鍾情」生涯,至少對觀眾來說,肯定是一個無憂無慮、烏托邦式的美好回憶。

附註:此文為「歌聲舞影慶百年
」2011年8月20日講座活動撰寫。

參考資料:
1.張冠,「香港影圈 『盲戀』、『漁歌』先後完成 新華又開拍『桃花江』」,《聯合報》第六版,1955年2月10日。
2.本報訊,「『桃花江』畔的鍾情」,《聯合報》第六版,1955年10月9日。
3.張冠,「受『桃花江』賣座刺激 張善琨將大量拍攝歌舞片」,《聯合報》第六版,1955年12月22日。
4.本報訊,「十大賣座國產片」,《聯合報》第六版,1956年1月22日。
5.老汐,「我們對戲劇事業的期望」,《聯合報》第六版,1956年9月16日。
6.○歌,「對國產歌唱片的建議」,《聯合報》第六版,1956年10月14日。
7.芳兵,「鍾情與『新華』 明年度新約簽定」,《聯合報》第六版,1958年7月30日。
8.豔陽,「鍾情致力麒麟公司 明年要拍八部片子」,《聯合報》第六版,1958年11月30日。
9.本報香港航訊,「鍾情東山再起乏力 星馬片商不肯支持」,《聯合報》第六版,1960年7月22日。
10.何思穎,「歌女、村女與曼波女郎」,《國語片與時代曲(四十至六十年代)》,香港:第十七屆香港國際電影節,1993,頁50~58。
11.黃奇智訪問、小虹摘錄,「時代的回音—歌影星訪問錄:姚莉」,《國語片與時代曲(四十至六十年代)》,香港:第十七屆香港國際電影節,1993,81~82。
12.左桂芳、姚立群編,《童月娟》,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民90,頁108~112。
13.黃愛玲、盛安琪編,《香港影人口數歷史叢書4王天林》,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2007,頁19~20、45~46。

相關文章:
1.歌聲舞影慶百年—「一見鍾情」講座
2.一見鍾情小野貓…鍾情
3.歌唱片綠葉首選…金峰
4.仙樂飄飄處處聞…姚敏
5.共享美麗時光…《愛戀老電影—五、六0年代香江女星的美麗與哀愁》出版
6.明星、畫家,兩段藝術人生…鍾情、楊林
7.唱呀唱不停…〈特別快車〉
8.不只綠島小夜曲…周藍萍
9.影壇萬能奇人…王天林

本文同時刊登於「戀上老電影…粟子的文字與蒐藏」新聞台
文章網址:一見鍾情:談五0年代的新華歌唱片風潮
該處有更多粟子的電影文章可以欣賞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