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0日 星期五
【廣播】真實人生的感染力…〈我這樣過了一生〉
真實人生的感染力…〈我這樣過了一生〉
粟子
電視播著「琉璃工房」嘔心瀝血的創作歷程,張毅與楊惠姍穿著工作服,展示耗費千萬尋覓的脫臘鑄造技法。銀幕這頭,家人滔滔談著兩人曾經轟動的新聞,緊湊精彩猶如直播。八0年代中,張毅是新銳導演,當時的妻子蕭颯是名作家,楊惠姍則是炙手可熱的演戲派女星,三人成鐵三角,佳作部部,其中又以改編蕭颯原著《霞飛之家》的〈我這樣過了一生〉(1985)最是成功,囊括金馬、亞展重要獎項。只是,合作逐漸變調,蕭颯以「給前夫的一封信」文章投下震撼彈,不僅使張毅新作〈我的愛〉(1986)票房冷清,亦間接導致兩人退出影圈,轉與電影工作伙伴王俠軍創辦「琉璃工房」。
儘管蕭颯文中寫著:「真心誠意的不再怨你。」實際卻有不少觀眾難以釋懷,掀起一陣陣抵制風潮。雖說情愛是個人選擇,但身為水銀燈下的明星,享受簇擁掌聲的同時,就得面臨更高的道德標準。兩人觸碰外遇的危險神經之餘,「被害者」更是擅長描寫女性細膩心理的作家,豁達字句讀者看來滿紙辛酸,支持者更見懸殊。
〈我這樣過了一生〉裡,楊惠姍飾演的桂美,為好賭丈夫受盡苦楚,當光首飾、離鄉背井,卻只想著「嫁雞隨雞」,從沒提出離婚。令人意外的是,當她知對方外遇,卻連解釋都不聽,立刻裝行李走人。「外遇比賭博更令人寒心!」蕭颯的文字,透過楊惠姍的口,人生際遇就是如此難料。
中央廣播電台「台灣紅不讓」節目於2008年10月9日播出〈電影筆記:回顧第二十二屆金馬獎及電影「我這樣過了一生」〉專輯。節目音檔將保留45天,歡迎各位朋友透過網路收聽。
收聽網址:中央廣播電台「台灣紅不讓」點選10/9
節目摘要:第二十二屆金馬獎介紹、電影〈我這樣過了一生〉
播放歌曲:獲得該屆「最佳電影插曲」的〈超級市民〉插曲「未來的未來」(李壽全演唱)
本文同時刊登於「戀上老電影…粟子的文字與蒐藏」新聞台
該處有更多老電影文章可以欣賞唷!
重量級角色
楊惠姍分別以〈玉卿嫂〉(1984)、〈小逃犯〉(1985)獲得亞太、金馬影后榮銜,事業攀上高峰。面對蜂擁而至的片約,楊惠姍表示將謹慎挑選題材,不久答案揭曉,她決定接下〈我這樣過了一生〉。開拍前,導演張毅為擁有一個完全自主的製片環境,請這位曾同時軋十一部的熱門女星,簽下從1985年1月至7月絕不軋戲的合約。更有甚者,為符合由少女演到老婦的劇情需要,還得改變身材,增加十幾公斤。
號稱「魔鬼身材」的楊惠姍,自開拍後,即展開「迅速增胖」的旅程。每小時吃甜點零食,有空檔就大睡一頓,體重如願直線上升,終於從最初的52公斤飆近70大關,成果超過預定目標。探班的記者直言,若非仔細端詳,根本認不出眼前的人竟是採訪對象,楊惠姍也邊摸著肚子新增的贅肉、邊調侃自己:「衣服都不能穿了,哪裡都不能去了!」電影即將殺青,劇組堅持不願透露楊惠姍福態時的劇照,她神秘答:「要看發胖的我,就來看電影。」信誓旦旦以最速方式,恢復往昔窈窕。
「就一個演員所能配合的程度而言,我已經不能要求得更多了!」張毅對楊惠姍的「犧牲」點滴心頭,認為主角桂美非她莫屬,他解釋:「因為楊惠姍演戲的經驗和領悟力,在〈玉卿嫂〉合作時就可以看出來。」然而,桂美是個平凡認命的人物,必須把楊惠姍外型的優點全部拿掉,才能凸顯故事和演技的精髓。
險遭夭折
〈我這樣過了一生〉由公營片廠「中影」出資,但此時的「中影」已非往昔「只顧政策、不顧盈虧」的豪氣作風,在新任總經理林登飛的指示下,每部電影都負有「至少回收成本」的使命。公司算盤越打越精,藝術家性格的導演為了戲好,倒管不了這麼多,按照劇本設定,收拾包袱赴日取景。外景隊到神戶、京都與橫濱實景拍攝,人生地不熟加上語言隔閡,即使眾人已趕得通宵達旦,工作天數還是超過預定一倍,預算也遠超過計畫。
1985年7月,「中影」只見帳單如雪片,進度卻一再落後,成品遙遙無期,遂決定忍痛停拍,同時宣布解散工作人員。林登飛為首的資方未感受張毅的誠意,覺得他只是一味拖延;張毅則認為「中影」是在「衝動的情形下」做出「浪費時間的決議」,完全是情緒化反應。見僵局難解,老資格的導演李行自願出面協調,分別與兩方懇談,一面瞭解張毅有拍完〈我〉片的決心;另一面林登飛也願意繼續支援,但前提是對方得提供準確的拍攝期限及預算,並保證上映時間。幾日後,劇組聯名簽署文件,承諾除日本外景超支的一百餘萬及三萬呎底片,未來絕不超支;二十五個工作天拍完;影片必在九月中旬前完成,以趕上教師節檔期與參與本屆金馬獎。張毅坦言會接受所有條件,主要是「不願影片夭折」,至於「不行也得行」的辛苦,也只有往肚裡吞了!
說實話,「中影」若不使出殺手翦,以張毅這般求好心切,或許還得拖上好幾個月,也不定能見到成果。老闆雖知慢工出細活的道理,但沒時間等鐵杵磨針,迫不得已的壯士斷腕,反倒引來破釜沈舟,逼得一齣好戲準時上映。
主角力挺
停拍期間,「中影」稱主角楊惠姍是和公司簽約,若改換導演,也沒有指揮不動的問題。不過,楊惠姍接受記者訪問時卻說:「導演組很認真,一點也沒作錯,中影不該輕言換人。」若張毅無法繼續執導,影片風格與品質勢必不能統一,她也會退出劇組。未幾,張毅以數個保證換得電影續拍,無奈預算吃緊,原本商討好的樣品屋又臨時出問題,正愁來不及找新場景,楊惠姍竟同意出借位在復興南路的自宅應急。原本還算寬敞的屋子,頓時擠入數十位工作人員,突見如此大陣仗壓境,與她同住的父母,也對女兒如此「為戲付出」深受感動。
兩人也毫不掩飾對對方才華的欣賞,如此朝夕相處,很難不爆出火花。這麼說或許有些事後諸葛,但當時楊惠姍對張毅的「好」、為電影的「犧牲」,已超過一般演員的極限,自會令「大夢初醒」的蕭颯感嘆「對方存心有意」。
增重得獎
新電影崛起前,明星是觀眾的偶像,必須以最美麗、最帥氣的面貌示人,於是洗澡時濃妝豔抹,老人沒皺紋,連受傷綁繃帶也得注意角度。然而,隨著導演理念轉變,「真實感」成為新指標,演誰就得像誰,於是楊惠姍增加17.5公斤,就為成為中年發福的桂美。楊惠姍擅長詮釋外柔內剛的女性角色,同時將心理的細微轉變以自然的眼神或動作呈現。再配合身材容貌改變,與苦心設計的肢體動作,令觀眾更有「歲月流轉」的感觸,遠比其他只刷白頭髮、動作變慢的表演方式紮實許多。
楊惠姍「為藝術犧牲」的成果,不只票房躍升近年國片首位,還奪得四項金馬獎,她自己亦在最佳女主角獎項連莊。我想起幾年前同樣為〈Monster〉(台譯:女魔頭,2003)增胖30磅(約14公斤)的莎莉賽隆(Charlize Theron),也憑此片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有趣的是,以美貌踏上銀色旅途的女星,只要在電影裡拋棄外型優勢,就有好好展現演技的機會,獎項加身機率也大幅提高。但辛苦的是,她們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瘦回來!
金馬獎揭曉隔日,影評人多認為〈我這樣過了一生〉實至名歸。導演張毅在描寫傳統女性溫順與韌性的形象十分成功,楊惠姍也將主角心態的轉變清晰呈現,電影不刻意塑造「大地之母」或「油麻菜籽」,而是在平凡真實中營造感動。說到這,當然不能忽略原著功勞,沒有好故事,再會導再能演,也是枉然。
各盡其能的鐵三角,因三角戀破裂。蕭颯洋洋灑灑九千字,訴盡悲歡離合,也讓相愛的兩人得到「愛情的代價」,演藝聲望跌至谷底。據報導,楊惠姍得知「給前夫的一封信」後,表情木然道:「講什麼都是錯的。」之後上映的〈我的愛〉,雖也是由蕭颯原著《唯良的愛》改編,原班組合,成績卻遠低於前一部,歸根就底,正是鬧得沸沸揚揚的婚外情。
近期第一次欣賞〈我這樣過了一生〉,深覺是部好電影,沒有灑狗血的戲劇性高潮,卻很引人入勝。楊惠姍、李立群的演技寫實,沒有賣弄、恰到好處,劇情轉折也很流暢。只是,粟媽一見銀幕出現楊惠姍,不免又得重複她與張毅「轟動影圈」的八卦,沒辦法,誰叫我們是不健忘的觀眾呢!
參考資料:
1.台北訊,「楊惠姍昨與中影簽約 主演我這樣過了一生」,《聯合報》第九版,1984年11月27日。
2.林意玲,「楊惠姍沈文程 為中影新片打前鋒」,《聯合報》第九版,1985年2月14日。
3.林意玲,「我這樣過了一生 求好心切」,《聯合報》第九版,1985年5月16日。
4.林意玲,「國內演員不再唯美是尚」,《聯合報》第九版,1985年5月23日。
5.林意玲,「楊惠姍不計犧牲求戲好」,《聯合報》第十二版,1985年6月23日。
6.台北訊,「預算超支‧進度拖延 我這樣過了一生 暫停」,《聯合報》第九版,1985年7月16日。
7.台北訊,「我這樣過了一生 命途多乖 中影壯士斷腕昨毅然停拍」,《聯合報》第九版,1985年7月17日。
8.台北訊,「我這樣過了一生 乍現轉機」,《聯合報》第九版,1985年7月18日。
9.台北訊,「張毅提出書面保證 這一生 今起全力搶拍」,《聯合報》第九版,1985年7月20日。
10.台北訊,「我這一生 精打細算」,《聯合報》第九版,1985年7月22日。
11.林意玲,「楊惠姍這一生燕瘦環肥」,《聯合報》第九版,1985年8月12日。
12.林意玲,「從苗條到臃腫 這樣過了一生」,《聯合報》第九版,1985年8月30日。
13.藍祖蔚,「金馬獎大勢初探 女演員 實力相當 競爭激烈」,《聯合報》第九版,1985年9月16日。
14.藍祖蔚,「金馬影后三位候選人」,《聯合報》第九版,1985年10月3日。
15.陳文森,「一生說了些什麼?」,《聯合報》第九版,1985年10月6日。
16.台北訊,「中影新片賣座鼎盛 可望超越兒子玩偶」,《聯合報》第九版,1985年10月7日。
17.藍祖蔚,「他們憑什麼得獎?最佳女主角 楊惠姍」,《聯合報》第九版,1985年11月3日。
18.梁良,「影評人看最佳影片 我這樣過了一生」,《聯合報》第九版,1985年11月3日。
19.蕭颯,「給前夫的一封信」,《中國時報》副刊,1986年10月18~19日。
20.林意玲,「演藝人生 楊惠姍星空迷航」,《聯合報》第九版,1986年10月23日。
21.台北訊,「婚外情波及我的愛 英片商洽購歐洲版權」,《聯合報》第二十版,1988年8月8日。
我這樣過了一生(Kuei-mei, A Woman)
導演:張毅
原著:蕭颯《霞飛之家》
編劇:蕭颯、張毅
演員:楊惠姍、李立群、劉明、文英、英英、丁也恬
首映:1985年
片長:95分鐘
出品: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獲獎:第二十二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張毅)、最佳女主角(楊惠姍)、最佳改編劇本(蕭颯、張毅);亞太影展最佳導演(張毅)。
附註:亞太影展是亞洲太平洋電影製片人聯盟的年度活動,聯盟於1954年成立於日本東京, 其常設秘書處所在地是台灣台北。亞太影展舊名亞洲影展,於1983年第28屆時改為今名。維基百科…亞太影展。
劇情介紹:
1949年前後,桂美(楊惠姍)跟著表姊(劉明)一家從大陸來到台灣,晃眼六、七年過去,表姊想為桂美找戶人家,便請鄰居柴媽(文英)幫忙物色合適對象。一日傍晚,柴媽帶著侯永年(李立群)前來相親,桂美先在廚房燒水、換煤球,直到表姊催促,才緩緩現身。
眾人七嘴八舌,只有桂美默默無語。柴媽介紹永年是丈夫的南京同鄉,表姊則稱全家逃難時曾在南京住過一段時日,氣氛熱絡。表姊夫請永年抽煙,柴媽趕緊答:「他在洋飯店工作,非但不煙不酒,連大蒜都不吃。」至於麻將,永年一臉老實道:「有時候玩玩,輸贏不大。」表姊誇讚桂美一個缺點沒有,不像自己為打牌冷落家事。
永年與桂美開始約會,桂美不慎綵了一腳爛泥,永年立刻蹲下為她清理。兩人漫步河堤,永年提起家裡尚有三個小孩,分別是十歲、八歲和三歲,桂美靜靜走在後頭,仍是一點聲音也沒有。深夜,表姊打罷麻將返家,聽丈夫因對方是續絃而不答應親事,氣罵:「你不贊成,想留著當小老婆呀!」桂美聽到兩人爭吵內容,心中暗下決定。
隔日,桂美到永年住處拜訪,向他陳述自己的過往……十九歲曾在家鄉訂親,與未婚夫感情很好,也有過超友誼的關係,因逃難才斷了消息。桂美坦言若在意則婚事作罷,永年沈默不語,不久兩人舉辦婚禮。婚宴上,永年酒一杯接著一杯,最小的兒子正興則在眾人催促下喊桂美「媽媽」……桂美正式成為三個孩子的媽,中午剛蒸好包子準備吃飯,二女兒正芳卻抱著弟弟、拉著哥哥正全到柴媽家。桂美欲留下三人,卻遭她狠很推開道:「妳憑什麼管我們,又不是我們的媽媽!」
桂美見外頭大雨,趕緊送雨傘到永年工作的飯店,卻見他和一群人躲在倉庫賭博。行前,師傅將剩菜打包送給桂美,永年邊吃邊說:「鮑魚,回去正好當宵夜。」桂美見丈夫蠻不在乎吃剩菜的模樣,心裡很不是滋味,路上就將整包丟棄。永年返家,一心想以鮑魚下酒,沒想到妻子卻說丟了,一氣之下大罵:「妳高尚、嫌髒,不吃剩菜,有志氣不要嫁給端盤子的!」說完甩了酒杯就走。
回屋,桂美好言向丈夫解釋,既然自己有吃的,就不要吃別人剩的,並說:「這一輩子就跟了你。」桂美藉機勸永年戒賭,同時希望最終能開家小店,如此便不用再看人臉色度日。
即將過農曆年,永年卻因在飯店賭博而遭洋老闆開除。桂美挺著肚子找柴媽想辦法,無奈事情難有轉圜,柴媽偷偷塞錢,桂美卻婉謝好意。桂美拿出僅存的嫁妝,要永年先還掉賭債,至於生產的錢以後再想辦法,她懇求丈夫戒除賭博,否則整個家就會被賭毀掉!永年氣訴自己哪次不想賺大錢讓孩子老婆開心,只不過手氣太背、事與願違,兩人看著腹中胎兒,暫時忘卻煩惱。
臨盆在即,桂美無奈借高利貸應急,卻被永年偷去賭博。盛怒下的桂美衝進私家賭場,激動拿刀要丈夫將生產的錢還來,空氣凍結之際,桂美洋水破裂……
桂美產下一對雙胞胎,表姊無意說出「什麼都得準備兩份」,讓負擔頗重的兩人啞然無語。表姊見桂美為丈夫賭博傷透腦筋,事後諸葛道:「早知道就不嫁了,像對面老處女吳阿姊給人作幫傭,有吃有住多快活,哪像我們要受男人的氣!」
永年想把女兒正芳介紹到鄰村的牙科診所幫忙,桂美希望女兒繼續讀書,指丈夫若能戒賭,一定能找到工作。永年惱羞成怒,暴躁道:「都怪我好了!」隔壁米店上門討債,正全謊稱父親不在,對方氣罵:「我的米都給這王八蛋吃了!」摔門離開。小孩子又怕又嚇哭成一團,桂美對著滿桌子家庭手工的材料,本想安慰正芳,卻換來她自暴自棄:「反正繳不出補習費,去作下女最好!」
吳阿姊工作的富戶人家,先生要去日本工作,太太(丁也恬)欲找一對夫妻隨行照顧,還允許帶兩個孩子同行。桂美回家問永年意願,他大聲反對,但桂美冷冷道:「我也不想去,但你什麼時候可以找到事?什麼時候可以讓正芳繼續讀書?什麼時候可以還清賭債......不然,我們這個家就沒有了!」
兩人得到幫傭工作,行前需向孩子們說清楚,永年逃避責任,全都丟給桂美面對。經過幾番思考,桂美夫妻決定帶沒考上初中的正全與身體欠佳的雙胞胎女兒正敏到日本,被留下的正芳和兩個弟弟正興、正群,借住桂美表姊家。深夜,桂美痛哭失聲,心如刀割。
桂美夫妻來到日本,低聲下氣為人工作,但至少能謀一頓飽飯。留在台北的另外三個孩子,衣服破爛、面色憔悴,桂美看著照片,不禁掩面哭泣。正全在學校飽受歧視,被罵是清國奴,他忍不住氣,打得滿身是傷回家。正全說什麼也不願唸書,反倒想去橫濱學做廚師,桂美無可奈何,將孩子送往中華街的「華勝樓」學藝,囑咐他學什麼都要有始有終,否則一輩子沒出息。
桂美遭太太懷疑與自己丈夫關係匪淺,語多諷刺,她不願忍耐,與永年商量後,在廚師友人介紹下,到日本的中國餐館打黑工。桂美想著再多存一點錢,就可回台灣自己開店,永年又開始端盤子,桂美則是洗盤子。警察到餐館檢查工作證件,桂美一行只得躲上閣樓,永年低聲抱怨:「端了一輩子盤子,還沒躲過警察呢!」
桂美夫妻終於回到台北,見孩子瘦弱異常,內心五味雜陳。不久,桂美終於實現願望,開了名為「霞飛之家」的小吃店,桂美當廚師,永年負責外場,生意絡繹不絕。家庭環境轉好,永年又故態復萌,以找老朋友為由,常混出去打牌。表姊勸桂美多留心丈夫,男人有錢就會有外遇,桂美神情篤定答:「他不會的。」
颱風天,桂美買手電筒等防颱用具歸來,孩子卻稱父親被一名女子叫出去打牌,並說此人常常來電。另一方面,正芳與男友在家門外爭吵,桂美好心詢問,她卻指父母去日本多年,什麼都不管,現在一回來就想管。夜晚大淹水,桂美招呼孩子們躲在高處,自己努力扛箱子避水,小女兒天真問:「爸爸呢?」清晨,桂美忙著打掃污泥,對一夜未歸的丈夫不聞不問。
桂美獨自整理小吃店,一個女人背著孩子走來,泣訴永年承諾會善待自己,如今卻不管她們母子。此時,永年恰巧出現,趕緊跟進房向桂美坦白,稱此女丈夫坐牢,他和朋友常到她那兒打牌,兩人就在颱風夜晚上發生關係,「以後不會了!」永年補充道。桂美默默整理行李,決定與永年離婚,她態度堅決:「到處都是工廠,等我安頓好了,就會來接五個孩子。」
永年帶著雙胞胎找在紡織廠工作的桂美,說正芳蹺家失蹤,可能和圖書館認識的男孩子在一起。家裡一團亂,桂美不忍孩子遭鍋燙傷,趁放假回來整理,正巧接到正芳男友家的電話。原來正芳已懷有身孕,男友母親(吳敏)稱兩人都是孩子,要結婚不可能,但錢絕不會吝嗇……聽在永年耳裡,自是一肚子火。桂美忍住氣,直言女兒太容易相信人,如今對方無情,她也該認清事實,一切當沒發生過。
桂美帶女兒去診所墮胎,正芳因此長大不少,後來更考進大學。期間,桂美向銀行貸款,購下屬於自己的店面與房子,桂美自白丈夫外遇比賭博更令人寒心,但女人只有兩種選擇:離開或原諒,她決定繼續和永年過。大兒子正全娶了日本小姐,二兒子正興則與太太經營貿易公司,雙胞胎也從台大畢業。
年老的桂美生病住院,永年稱得上細心照顧,她稱丈夫雖偶爾上賭場,但女人卻是沒再犯。不過,當永年得知妻子罹患子宮癌,便將賭博戒去。正全帶女兒返台,永年卻對他離婚一事很不諒解;正芳不想再管「霞飛之家」,但正全要回日本,正興嫌累,其他弟妹也沒興趣。少了桂美的餐館一團亂,她心知肚明,向正芳表示會慢慢勸丈夫將店賣掉。
正全即將返回日本,永年依桂美交代將首飾分給五個孩子,並說:「她這一輩子,惦記著的就是要對你們公平。」兒子們趁機提起賣掉「霞飛之家」,永年反應激烈,指自己一輩子都不會賣!正芳帶重病的母親外出走走,桂美對年輕時赴日打工頗感後悔,特別對留在台北的孩子過意不去。正芳表示早已釋懷,反倒認為母親不該對爸爸如此寬容,桂美半開玩笑答:「妳該不是現在要我跟他離婚吧!」兩人同去國宅探望桂美表姊,沒想到竟看到輾轉寄來,年輕時與未婚夫費振邦的合照。桂美見到照片,頓時一陣暈眩,振邦則在信中請桂美幫忙把兩個女兒「弄出來」。
回到醫院,正芳願重新整修「霞飛之家」,接手桂美的事業。桂美放下心中大石,請女兒好好照顧父親,勸他偶爾打牌消遣,說完即閉上眼沈沈睡去。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