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2011年9月22日 星期四

【廣播】孔融讓愛…白克作品〈龍山寺之戀〉


孔融讓愛…白克作品〈龍山寺之戀〉
粟子

「白克先生的藝術造詣甚高,且富學術修養,又是來台最早,極諳本省語言風俗習慣的一位。」求學時愛好寫作戲劇、熱中電影藝術,擁有教育專長的白克(1914~1964),毅然離開前途無量的杏壇,投入上山下海的影壇。片廠磨練經驗的同時,仍秉持追根究底的學者性格,不懈進修專業知識,成為理論實際兼備的知名影評、編劇導演和行政人才。三十年的電影路,白克迎來讚賞也招致橫禍,正值創作高峰卻因政治迫害斷送生命,多年成就徹底刪除……直至2002年,冤獄種種經兒女奔走獲得平反,曾經付出的心血貢獻重新受到重視。
被捕前,白克因執導的國台語混聲片〈龍山寺之戀〉(1962)大受歡迎而片約紛至,來不及享受耕耘的果實,就為莫須有的指控失去自由。人間蒸發的日子,刑求與惡劣環境導致他皮膚病嚴重復發,痛苦絕望但求一死,萬念俱灰承認通匪罪狀,最終遭軍法處以極刑。人生的巧合諷刺實在難料,白克最後導演的兩部戲〈阿丁大鬧歌舞團〉(1962)與〈龍山寺之戀〉都是別具風格的喜劇。帶給觀眾無限歡樂想像的他,可能怎麼也想不到,自己將面臨比代表作〈瘋女十八年〉(1957)更殘酷無情的人間煉獄。
〈龍山寺之戀〉由女主角莊雪芳主持的「莊氏影業」出品,男主角唐菁、龍松(即凌雲)分別是當時國台語圈的首席小生,幕前幕後皆屬一時之選。相較同樣以跨省籍戀愛為主題的〈南北和〉(1962)系列,片中著重在兩男一女的愛情追逐,父執輩的省籍隔閡雖比重較輕,依舊觸及議題重心,可謂寓教於樂。末了,只會講國語的唐菁原是龍松的本省籍父母多年前走失的長子,深受感動的弟弟承諾讓愛,造就溫馨溫暖的大團圓結局……看到這,我得到弦外之音是—本省、外省就是先來後到的兄弟手足,就算愛情也能發揮孔融讓梨的精神,畢竟本是同根生,你快樂等於我快樂。


導演之路
閱讀白克的著作和評述他的文章時,腦海浮現另一位自學出身的文人導演朱石麟(1899~1967),他們都擁有為人謙和、內心敏感、重視名節的儒雅氣質,都曾在報刊發表影評,都具備管理一間公司(朱石麟的「鳳凰」、白克的「台製」)的領導力……遺憾的是,政治選邊一右一左的兩人,都在六0年代難逃整肅命運(朱石麟被控賣國主義、白克則遭陷為匪諜),間接或直接帶著遺憾離開人世。和朱石麟類似,非科班的白克憑藉熱情進入影圈,自討苦吃卻是樂在其中,就算人生可以重來,相信他十有八九還是會走上這條迷人而艱辛的電影路,畢竟是難得尋獲的摯愛。
白克字明新,祖籍廣西桂林,祖父白晏清曾追隨台灣巡撫唐景崧(割日後一度自立為台灣民主國總統)從事的抗日工作,這段機緣成為他來台發展的引子。白克生於廈門,就讀廈門大學教育系期間創立文藝刊物、組織學生話劇社,畢業後任教廈南女子中學。基於對電影的喜愛,毅然辭去教職,接連赴廣西南寧、南京中央攝影場學習,受導演史東山器重,入上海「電通電影公司」,在袁牧之執導的〈都市風光〉(1935)、〈風雲兒女〉(1935,中共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為此片插曲)擔任副導演。1937年,考取俄國莫斯科電影學院深造公費,惜因戰爭爆發未能成行。抗戰期間,白克應同宗的「桂系」軍人白崇禧將軍電召,接下第五戰區文化工作委員職務,負責電影戲劇文化宣傳工作,從此進入國民政府官方系統。日本戰敗,白克奉命來台拍攝「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典禮」,負責接收日人遺留的電影器材,後任「台灣電影攝製廠」廠長一職,專門製作新聞與政令宣導片。隨著白崇禧失勢,白克在製片廠的處境越見艱難,職務由廠長、副廠長再降至編導主任,鬱鬱不得志。所幸,執導首作〈黃帝子孫〉(1955,國台語混聲)上映後名聲鵲起,促使他決定離開公營片廠,轉入民營電影界,以執導台語片、教學與撰寫電影文章為主,作品包括:〈台南霧夜大血案〉(1957)、〈唐三藏救母〉(1957)、〈瘋女十八年〉、〈生死戀〉(1958)、〈魂斷南海〉(1958)、〈後台〉(1959)、〈五月之戀〉(1960)、〈阿丁大鬧歌舞團〉、〈龍山寺之戀〉等。
白克的影評秉持合情合理的態度,言談間專業不失人味,尤其會考慮先天條件不良所導致的缺失,而不是胡亂挑毛病或一味媚外。此外,他不只是評論,還會提出可供改進或執行的建議,使影評不流於空談。更難得的是,儘管理論基礎豐厚,白克卻未陷入「紙上談兵」的迷思,反而執導多部兼具口碑票房的作品。不僅致力貼近普羅大眾愛好,也應邀到國立藝專(即國立藝術大學)、政工幹校(即政治作戰學院)教授「電影導演」科目。他將相關文章集結成專書《電影導演論》(1961),並謙言著作十分「冷門」:「我們這裡的電影圈根本談不到學術風氣,藝專的同學去參觀拍片實習時,被奚落為『學院書呆』,並不歡迎。」學術背景厚實,他還是非常瞭解電影面對大眾的娛樂功能,堅持在不背棄觀眾的原則下實現理想。嘗試將遙遠的文字轉化為可親的畫面,吸引目光注意之餘,也能達到傳遞個人理念和正面思想的目的。


白色憾事
回顧白克的早期經歷,不難發現「左」影處處,譬如:加入中共色彩濃厚的「電通公司」;與史東山、袁牧之等左派導演的交好;國共合作期間與共黨影人的交誼等,看似自然而然的互動,竟為日後白色恐怖時期的「匪諜」指控埋下無法抹滅的伏筆。五0年代初,白克一度遭警備總司令部鎖定問話,幸得白崇禧作保才獲得釋放。雖免去牢獄之災,名字仍列入黑名單,不久「桂系」影響力大幅下滑,他也半被迫離開一手創辦的「台製」。數年後,白克憑〈龍山寺之戀〉聲名大噪,積極開拍新片的同時,卻突然失去蹤影。白色恐怖罩頂,同事親友不是毫無所悉就是恐懼禁聲……經過一番明查暗訪,才知是「警備總部」以「海外通諜,海外共產黨資助拍片」為由將他逮捕。
除上述遠因,〈龍山寺之戀〉的資金來源則是羅織罪名的近因。據白克的同窗舊友黃望青敘述,他是從女主角兼製片莊雪芳口中得知噩耗:「外傳是海外通匪、左派僑胞支助拍片。我的老天,單單純純拍一部影片,竟牽扯到政治問題,從此失去了白克的消息不知下落。」「通匪」是能夠說出口的理由,白克的長子白崇光不諱言父親很可能是「人紅遭嫉」,且性情耿直嚴肅(部屬印象中總是不苟言笑,做事很有原則),可能因此得罪人,才招來無端橫禍。
白克夫妻莫名被扣上「匪諜」大帽入獄,周邊親朋好友都受牽連,三個孩子只得自立自強,莊雪芳也曾為此接受盤查。明明不是,白克為什麼要承認?資深導演張英認為是身心雙重重壓的結果:「白克素有皮膚病,大熱天,也要穿長袖上衣,據聞牢房潮濕,白克舊疾復發,奇癢難耐,醫治不便,加以酷刑難當,但求一死,……亂編一套故事容易解脫。」求生不能,「死」實在是沒辦法的辦法。白克過世四年,知名廣播人、性格演員崔小萍也被捲入「匪諜」疑雲。她回憶,訊問時資料裡赫見「白克」二字,令情治單位如獲至寶,反覆逼問兩人關係。雖一五一十交代平凡無奇的合作經驗,她最終還是難逃一劫……熬過近十年牢獄之災,崔小萍知足道:「沒被槍斃已經是幸運。」


省籍意識
早在〈龍山寺之戀〉前,白克已在〈黃帝子孫〉處理過敏感的省籍問題。他透過一位由大陸來台的歷史老師,以「所有同胞都是黃帝子孫」的訓誡,排解劇中本省外省學生的口角,影史學者廖金鳳表示這種處理方式是:「企圖將不同省籍的差異,理想化地歸納為同源族裔。」即將排斥「非我族類」行為的「族」,由衝突時的「異族」轉化為相互扶持的「同宗」。其實,之後拍成的〈龍山寺之戀〉與同年上映的〈兩相好〉(1962,李行導演)甚或香港的「南北系列」,都是用喜劇橋段詮釋省籍差異(如:聽不懂互相的語言而會錯意、飲食習慣或處世態度南轅北轍等),當雙方鬧得不可開交,再以「本是同根生」的勸誡迅速彌平爭議。以今日的角度看,結局難免嫌矯情,但這也正是當初拍攝這類電影的主要目標—將省籍問題呈現、淡化甚至試圖從根本解決。
〈龍山寺之戀〉開頭,隨父親由唐山到此賣藥的外省姑娘,以美妙歌聲在多是本省人聚集的龍山寺一帶討生活,透過鏡頭,展現專屬台灣廟會市集的特色(開場展現的文人風情與李翰祥的〈雪裡紅〉(1956)異曲同工)。少女雖受固有攤販的排擠,卻也得到當地耆老的支持,後者從歷史角度闡述「都是一家人」的道理,規勸眾人不要仗著先到欺生,頗具說服力。談及片中對省籍意識的處理,廖金鳳分析:「電影同樣結束於一段姻緣和一段救命之恩的奇遇,將此差異『提升』至人性的美德。」也就是說,就算不同意「先來後到」、「本是同根」,也總能明白「人性本善」、「互助合作」。實際上,〈龍山寺之戀〉從未刻意強調說教,而是藉由引人入勝的歌舞和戀愛追逐場面豐富劇情,在不知不覺中達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意義。最後,為配合各地民情,〈龍山寺之戀〉有三種語言版本:國台語混聲(台灣)、粵語(香港)、台語(或稱廈語、東南亞),欲窺探不同語言相處妙趣的全貌,自是以第一版本最優。


「觀眾是純良天真卻又最任性和善變。」白克很同意這句話,深覺觀眾是勢利任性且冷淡的,愛的時候可以排山倒海、熱情消退同樣是毫不留戀。話雖如此,既然從事電影業,觀眾就是最重要的訴求,他引用白光的話:「失掉觀眾的支援,我們會鼓不起演戲的興趣來的。」白克坦言無論觀眾文化水準、欣賞能力如何,對演員藝術的好壞都是一樣的敏銳,千萬不能沈溺於自我標準,而忽視最重要的老闆—觀眾。不只坐而言,白克也是起而行的實踐者。一如以輕鬆愛情喜劇包裝的〈龍山寺之戀〉,其內蘊含不同省籍間由對抗而包容的心路歷程—既有誇張的戲劇效果,也有源自日常生活的機智對白,令人會心一笑。

參考資料:
1.白克,「觀眾永遠是對的」,《聯合報》第六版,1954年4月16日。
2.白克,「『薛平貴與王寶釧』」,《聯合報》第六版,1956年1月6日。
3.江曼蘋,「訪王大川談『黃帝子孫』」,《聯合報》第六版,1956年1月14日。
4.本報訊,「莊雪芳抵台北」,《聯合報》第八版,1962年2月17日。
5.張生,「『黃帝子孫』觀後」,《聯合報》第六版,1957年3月1日。
6.白克,「『瘋女十八年』幕前獻語」,《聯合報》第六版,1956年12月30日。
7.白克,「『電影導演論』自序」,《聯合報》第八版,1961年10月11日。
8.黃仁主編,《白克導演紀念文集暨遺作選集》,台北:亞太圖書,2003。
9.廖金鳳,「台語片的文化認同」,《消逝的影像:台語片的電影再現與文化認同》,台北:遠流,2001,頁149~165。
10.白克:台灣電影筆記


龍山寺之戀(國台語混聲黑白片)
導演:白克
編劇:白克、徐天榮
演員:莊雪芳、唐菁、龍松、矮仔財、戽斗、楊月帆、玲玲、井淼、王菲
出品:莊氏影業公司
首映時間:1962年9月18日(台灣)
劇情簡介:
秦小芳(莊雪芳)與父親(井淼)從山東到台北龍山寺擺攤賣藥酒,秦父身體不適,小芳為籌醫藥費,獨自外出兜售。小芳歌聲甜美,吸引路人駐足,生意蒸蒸日上。臨攤賣大雄丸的攤販戽斗(戽斗)受到影響,直言龍山寺向來是本省人的地盤,外省人怎可來此做生意?耆老聞言不以為然:「大家都是一家人,何必分彼此,我也是外省人,是從福建來的。」秦父擔心女兒賣藝辛苦,小芳只能強顏歡笑。
小芳在河邊洗衣,不禁悲從中來,歌聲淒涼婉轉,深深吸引擔任電台作曲的本省年輕人唐亮(龍松)。返家時,又巧遇報社攝影師羅忠(唐菁),同樣對小芳一見傾心。羅忠在鐵軌上行走摔倒,不慎雙腳卡住,幸得秦父搭救才倖免於難,他想詢問救命恩人姓名住所,秦父指是舉手之勞、不足掛齒。


小芳欲報考廣播電台歌唱員,負責業務的正是唐亮,他樂不可支:「後天考試,妳一定要來喔!」唐亮有一位青梅竹馬的表妹蘇麗華(玲玲),她新潮主動,對表哥緊追不放。考試當日,小芳因父親發病而缺席,期盼多時的唐亮十分失落。唐母(楊月帆)埋怨丈夫(矮仔財)二十多年前讓公婆將大兒子唐明帶回大陸照顧,未料從此斷絕消息,孩子生死未卜,她只能日日望著照片以淚洗面。
羅忠對小芳念念不忘,四處詢問終於找到她的住處,憑先前為小芳拍攝的照片贏得好感。未幾,唐亮也找來秦家,與羅忠撞個正著,情敵見面分外眼紅,羅忠指以作曲為業的唐亮是「洋琴鬼」;唐亮則說擔任畫報攝影的羅忠是「專拍光屁股照片」。唐亮承諾寫曲給小芳演唱,令羅忠很不是滋味,不僅放了對方機車輪胎氣,更將唐亮追求小芳的事情告訴偶遇的麗華,相約有進一步消息會去電告知。羅忠決定追求小芳,室友(王菲)建議務必要使手段才能成功,他若有所思道:「對,看誰的手段高明!」
羅忠、唐亮一前一後買花,先爭買得多、再爭先送到,兩人互不相讓,打破小芳最喜愛的花瓶,鬧得不歡而散。唐亮失落返家,被自稱報名歌唱訓練班的麗華纏住,他對表妹不理不睬,氣得她丟雞蛋洩憤。麗華決定報復,將事情加油添醋告訴唐母,指唐亮與不三不四的歌女私混。「麗華自小與你訂婚,你怎能欺負她?」面對父母質問,唐亮一臉無奈,溫和的唐父得知小芳是山東人,竟突然板起臉孔:「不行!」


秦父身體康復,與女兒一同到龍山寺擺攤賣藥,地痞流氓找碴,秦父三兩下將其撂倒。是夜,羅忠決定再施手段,請女性友人(高幸枝)假冒小芳致電唐亮,謊稱父親生病,相約隔日下午兩點在公園見面;羅忠隨即打電話給麗華,以自己名義約她到同一地點。原來,羅忠早約小芳於此時外出拍照,為免唐亮打擾,才使出調虎之山計。
經過一日相處,兩人感情漸增,羅忠自述幼時隨祖父母到上海,不幸被炸身亡,被羅家收養長大,他苦笑:「我不僅人是撿來的,命也是撿來的。」羅忠說出前次差點被火車壓死的驚險遭遇,對老伯的救命之恩念念不忘,他深情望向小芳:「大難不死、必有豔福。」「我看你不像本省人,本省人憨厚、老實。」小芳覺得羅忠「太聰明」,他感嘆:「我懂得妳的意思,這些年我到處流浪,環境使我不得不學聰明,別看我表面嘻嘻哈哈,其實內心非常空虛……我就喜歡妳的多才多藝與不平凡!」羅忠一番表白,令小芳既驚又喜。與此同時,唐亮、麗華左等右等,都不見兩人蹤影,唐亮忿忿不平:「這些外省人,都不守信用!」
傍晚,兩組心境截然不同的男女在咖啡廳偶遇,唐亮要表妹假裝遭羅忠始亂終棄,以報中計之仇。小芳誤會羅忠腳踏二船,氣得拂袖而去,累積許多新仇舊恨的唐亮與羅忠,索性大打出手。慌亂間,羅忠身上掉出幼時與弟弟的合照,唐亮恍然大悟:「你姓唐?你叫唐明,你是我大哥!」兩人抱頭痛哭,羅忠終與親生父母重逢,唐亮誠懇道:「大哥,小芳我絕對讓給你!」


攤販戽斗遭流氓欺侮,當地耆老不僅出手相助,還撮合他與秦家父女合作,雙方各展所長,生意蒸蒸日上。麗華見小芳在街頭賣藥,返家後數落她的不是,唐父要兒子別和外省人交往,羅忠因此說出在平交道被救的奇遇,強調不能因省籍而厭惡他人。眾人來到龍山寺前,羅忠見到秦父,發現正是遍尋不著的恩人,他激動介紹:「爸爸,這就是救了我命的人,他是外省人。」唐父決定摒棄成見,邀請秦父、小芳同住,彼此照應、都是自己人!

相關文章:
1.歌舞皇后…莊雪芳
2.首席小生的銀幕上下…唐菁
3.華語歌唱電影回顧展(2011.09.16~25)推薦片單
4.舞動人生…莊雪芳、劉真
5.永遠的港灣…朱石麟作品〈夜夜盼郎歸〉

收聽網址:中央廣播電台「台灣紅不讓」點選09/22,節目音檔將保留45天。
節目摘要:【經典電影回顧】龍山寺之戀(1962):白克執導、莊雪芳主演的賣座國台語混聲歌唱片
播放歌曲:「雨水不要下」莊雪芳演唱

本文同時刊登於「戀上老電影…粟子的文字與蒐藏」新聞台
文章網址:孔融讓愛…白克作品〈龍山寺之戀〉
該處有更多粟子的電影文章可以欣賞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