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的故事
「父親早逝、母親貧病,孤女黃小燕被迫獨自踏上投靠祖父的艱辛旅程,好不容易覓得親人,卻為了不激怒痛恨母親的祖父,選擇暫時隱姓埋名,經過一番周折,才如願與至親團聚。」上述張小燕主演的〈苦女尋親記〉(1958)故事大綱,是否覺得似曾相識?其實,這部電影與日本知名動畫「小英故事」(日名:佩琳物語,1978於富士電視台首播)皆是脫胎自法國作家賀克多‧馬洛的著作《孤女努力記》(台譯:孤女尋親記、日譯:無家可歸的女孩)。〈苦女尋親記〉劇情主軸忠於原著,唯在因地制宜的考量下,將故事中的歐洲氛圍本地化,母女倆從遊走法國變成穿越南台灣(花蓮經台東再輾轉至南投),失明的祖父也從經營棉線工廠變成茶廠主人。
當年不過十歲出頭的張小燕,已是華語影壇極具知名度與票房號召的天才童星,拍攝此片前,已憑著〈歸來〉(1958)獲得第五屆亞洲影展最佳童星特別獎,這不僅是張小燕演藝生涯的第一個國際獎項,更是台灣在亞展難能可貴的光榮時刻(前屆因代表台灣參展的〈養女湖〉製作粗劣而遭諷是最佳勇氣獎和大膽獎)。為徹底發揮這項「小」優勢,〈苦女尋親記〉索性以童星掛頭牌,讓活潑可愛又擅演的張小燕盡展長才,層次豐富的內心戲加上夢境中的舞蹈秀,果然順利抱得第六屆亞洲影展童星獎。美中不足的是,儘管電影出自「自由中國的唯一大規模製片公司─中影」,也集結台灣頂尖的影圈人士參與,仍與先進的日本和迅速進步的香港差距甚遠。影劇記者司徒明不諱言此時的台灣影業尚難擺脫「藝術水準不算很高」的宿命,因此「除了童星獎,台灣也不必存其他奢望」!
別於電影裡的悲情艱辛,水銀燈外的張小燕是個人見人愛的聰明女孩,擁有雙親的疼愛與劇組的倚重,和銀幕上的孤女角色大相逕庭。別於〈苦女尋親記〉童話式的快樂結局,戲中的黃小燕僅是張小燕數十年演藝生涯的一個亮點,之後還有數不清的繽紛色彩和絢爛煙火,真不是幾十分鐘的電影所能涵蓋。說到底,真實的歷練遠比作家(編劇)筆下的故事多采多姿,在漫長的人生馬拉松裡,張小燕把握時時刻刻,在各個年齡層與事業領域展現屬於自己的精采。
同步刊登:【戀上老電影…粟子的文字與蒐藏】小燕的故事
相關文章:
1.張小燕的小時候
2.張小燕的童星熱
3.小小星光…胡蓉蓉、張小燕、小彬彬
4.姊姊難為…張小燕、葛蘭主演〈姊妹花〉
5.最佳勇氣獎的啟示…第四屆亞洲影展〈養女湖〉
6.台灣一掃陰霾、香港大放異彩…第五屆亞洲影展
我媽媽説她小時有上電影院看過這部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