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2012年11月14日 星期三

【廣播】青出於藍…鄭小秋、金峰

青出於藍…鄭小秋、金峰
粟子

影壇不時蹦出甫出道便備受前輩厚愛推薦的幸運新人,坦白說,部分外型並不特殊、也無過人才藝,追根究底,種種眾星拱月的幸運,其實來自他(她)的原生家庭。對比歷經辛苦、拼搏上位的同行,「贏在起跑點」亦非全然正面—排山倒海的放大關注、猶如巨塔般的父輩障礙……時至今日,更有網友毫不掩飾的「靠爸」批判,作為「出於藍的青」,這層庇蔭確屬福禍難料。相較遭受猛烈砲轟的後生晚輩,早年娛樂圈可謂厚道,報導間不乏克紹箕裘、青出於藍的推崇,無論能否子承父位,畢竟他們已用心耕耘。行文至此,腦海浮現兩位與父親同在電影界貢獻心力的明星—鄭小秋(1910~1990)與金峰(1928~2012,註:日前有網友留言表示金峰已於2012年10月過世,說法頗為肯定,唯筆者尚未查到近一步消息),其父分別是馳名二、三0年代上海影圈的鄭正秋和香港知名電影化妝師方圓。
儘管兩對父子同在戲劇界發展,卻在不同領域發光發熱。巧的是,鄭小秋、金峰身材皆屬短小精幹,從不諱言出身演藝世家,都是演員身份加入、後升任主角,均曾轉入幕後、擔任導演一職。父親光環閃耀,對下一代是助力也是阻力,「虎父無犬子」的期許猶如千金重擔,因為表現再好都是應該,稍有差池便落入「一代不如一代」的宿命。「每一個人必定先有家,才有『我』,這個『我』是組成家庭的一份子。」雖是獨生子,方圓對金峰從不溺愛,養成他孝順父母、愛護家庭的性格,同理可證於自小被細心栽培的鄭小秋。對子輩而言,父親或許提供入行的捷徑,但能否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就得端看自身努力與否,回顧百年華語影壇,鄭小秋與金峰應屬箇中例證。


在二、三0年代上海影劇圈,「明星公司」的主理人鄭正秋是當之無愧的核心人物,他從編導演出文明戲至接觸電影新媒介,格外重視作品的社會教育價值,劇情台詞間蘊含批評與改正社會的願望。不僅如此,鄭正秋亦樂於提攜後進,影星胡蝶、導演蔡楚生等一時碩彥,都對這位表裡如一的「老夫子」念念不忘。受到父親的潛移默化,鄭小秋不滿十歲便登台表演,未幾投入水銀燈下,成為中國影壇首位享譽盛名的童星。
從姓名開始,鄭小秋便與父親一脈相承,鄭正秋別號為「藥風」,他就是「藥風子」,厚望不言可喻。十餘年後,正值壯年的鄭正秋因痼疾過世,背負「第一代電影拓荒者長子」使命的鄭小秋,成為親朋故舊的極力提拔輔助的「繼承人」,愛深責切的鼓舞批評不絕於耳。年僅二十六轉任導演,旁人眼中啣金湯匙的幸運,對鄭小秋卻可能來得太快,加上周遭長輩恨鐵不成鋼的嚴厲而善意指導,確是父親留給他最甜蜜的負擔。

鄭小秋本名鄭鴻彬,祖籍廣東潮陽,上海出生。父親鄭正秋醉心戲劇,創立新劇團,從小耳濡目染的他,以兒童演員身份參與演出。十二歲,於「明星」首部正劇長片〈孤兒救祖記〉(1923)詮釋片中純真乖巧的孤兒余璞一角,同時取藝名鄭小秋。由於影片大受歡迎,他的知名度隨之陡升,陸續參演多部風格類似的電影,包括:〈苦兒弱女〉(1924)、〈好哥哥〉(1925)、〈孤盲女〉(1925)、〈新人的家庭〉(1925)、〈小情人〉(1926)、〈一個小工人〉(1926)等,大多都由鄭正秋編劇,鄭小秋往往扮演正直誠實、乖巧上進的貧苦少年,過程中歷盡辛苦,終能憑著不懈努力扭轉命運。
年齡漸長,鄭小秋轉型青年小生,於〈北京楊貴妃〉(1927,又名楊小真)與阮玲玉飾演一對飽嚐磨難的戀人,同年上映的〈山東馬永貞〉(1927)、〈車遲國唐僧鬥法〉(1927,飾唐僧)、〈真假千金〉(1927)均獲派正面角色。1928年,「明星」以〈火燒紅蓮寺〉(1928)掀起影壇前所未有的武俠熱潮,前後拍攝十八集,身為系列男主角的鄭小秋,從此晉升首席小生之林,與胡蝶、阮玲玉、夏佩珍等當紅女星合作。此後數年為其多產期,片約繁忙非常,片種類型橫跨古裝歷史、民間傳說、武俠動作、文藝悲劇、社會寫實等,連同童星時期計算,不滿二十五歲的鄭小秋,參與電影超過七十部。
1935年7月,父親鄭正秋因心臟病過世,前輩同僚鼓勵鄭小秋繼承父志,他於是棄演從導,先任副導演,後與人聯合執導。1937年,「明星公司」遭戰爭砲火波及暫停業務,先後被「國華影業」、「金星影片」受聘為導演,作品包括:〈碧玉簪〉(1940)、〈濟公活佛〉(1940)、〈李阿毛與東方朔〉(1940)、〈李阿毛與殭屍〉(1940)、〈亂世英雄〉(1940)、〈三笑〉(1940,周璇、白雲主演)、〈桃花湖〉(1941)、〈奈何天〉(1941)、〈花濺淚〉(1941)、〈紅淚影〉(1941)、〈夫婦之道〉(1941)、〈風流世家〉(1942)、〈金玉滿堂〉(1942)等。上海淪陷、孤島時期結束,各公司併入「中華電影聯合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影」),鄭小秋也以導演身份加盟,執導〈合家歡〉(1943,與黃漢合作)、〈逃婚〉、〈來日方長〉(1944)、〈鵬程萬里〉(1945,與黃漢合作)等。
抗戰勝利後,在「大中華」、「大同」等公司邀約下,遊走港滬兩地,執導電影〈秋水伊人〉(1947)、〈熱血〉(1948)、〈姊妹劫〉(1948,與洪深合作)、〈二百五小傳〉(1949)、〈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1948,與洪深合作)、〈歡天喜地〉(1949)、〈梨園英烈〉(1949)等。中共建政,獲派「上海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任導演職,致力製作科學教育影片,包括:〈水土保持〉(與方徨合作)、〈保護耕牛〉、〈寫好毛筆字〉、〈中國武術〉、〈糧倉典範〉等四十餘部。由童星而演員、演員而導演,從黑白默片到有聲彩色,鄭小秋不僅見證中國電影從無至有的發展歷程,更延續父親未完的電影事業。1996年,因突發腦溢血病逝,享年八十。


鄭正秋與張石川合組「明星公司」初期,曾在製片方針爆發路線之爭—前者將「社會教化」念茲在茲,認為追逐利潤之餘,亦須負起移風易俗的良心使命;經歷多次生意挫敗的張石川卻有另一番見地,他明白事業的延續與否,完全視其盈餘而定,就是題材再好若虧本也枉然。「明星」一開始便依循後者「營利為目的」的建議,拍成數部以舞台笑劇改編的短篇電影,無奈成績差強人意,加上孤注一擲拍成的〈張欣生〉(1922,又名報應昭彰)因內容涉及絞殺與蒸骨驗屍等駭人鏡頭遭到禁映,更是雪上加霜。眼見此路不通,鄭正秋的「長片正劇」提議成為最後曙光,落實理想的正是以教孝懲惡、勸人為善與提倡義務教育為主題的〈孤兒救祖記〉(鄭正秋編劇、張石川導演)。
與同期電影相比,〈孤兒救祖記〉可謂當時影圈的優良作品,影史專家杜雲之分析其有以下特色:一、劇本取材、演員服裝、布景擺設,純用中國化、力避歐化;二、擺脫文明戲的舞台化表演,力求形像真實性和生活化;三、劇情曲折,有故事性,頗能引人入勝;四、主題積極,與無聊的滑稽片完全不同。影片不只在國內叫好叫座,南洋片商也願意花費數千元的高額版權費購買放映,助「明星」順利度過創業以來的第一個危機之餘,亦開創拍攝「含有社會教育意義」影片先河。不久,原班人馬(張石川導演、鄭正秋編劇、鄭小秋主演)完成〈苦兒弱女〉和〈好哥哥〉,形成一股別於以往的製片方向。〈孤兒救祖記〉的成功,飾演「孤兒」一角的鄭小秋功不可沒,圓胖可愛的他表情豐富,復以角色討喜,知名度一夕千里、名滿全國。
或許是人皆有之的望子成龍,鄭正秋一連為兒子度身打造數個以兒童為主軸的倫理劇,並隨著年齡的轉變修飾劇情,助他能順利度過尷尬時期,持續在銀幕發光,由兒童、大半不小轉型為成年演員。此後,鄭小秋又在紅到發紫的〈火燒紅蓮寺〉系列擔任要角,儘管不似女主角夏佩珍紅極一時,倒也站穩一線地位。更重要的意外收穫是,原本單調的攝影棚生活,因為與夏佩珍的朝夕相處而格外愉快,兩小無猜、甜蜜非常。


夏佩珍童年坎坷困苦,先在親人介紹下到小公司拍片,幾經周折才如願進入「明星」。未幾,她憑〈火燒紅蓮寺〉迅速走紅,一度獲得全公司最高的八百元待遇,聲勢幾與胡蝶匹敵。鄭小秋與夏佩珍原屬舊識,前者拍攝〈一個小工人〉時,女方只是另一部電影的臨時演員,兩人年齡相仿、同進同出,互扮鬼臉打鬧玩樂,彼此留下頗佳印象。至夏佩珍加盟「明星」,已是青春動人的妙齡少女,鄭小秋則是家教嚴謹的翩翩青年,水銀燈下談情說愛,離開片廠自然而然「連戲」,郎才女貌的搭配,親朋同事多是樂見其成。
見兒女戀愛成熟,鄭正秋曾親赴夏家提親,無奈對方父母將女兒視為搖錢樹,屢屢藉故推託。此事不僅鄭小秋大受打擊,夏佩珍更是痛苦難言—內心雖想追逐愛情,又不忍不孝忤逆,況且家中生計均由她一力承擔,心情鬱悶無處抒發,只得藉鴉片煙自我麻醉。令人難以想像的是,夏佩珍的煙癮竟是來自至親的鼓動,兩人擔心女兒流連交際場所,沈迷富商巨賈的追逐,棄家人於不顧,索性讓她沈迷煙塌。除了拍戲就抽大煙,精神體力耗費殆盡,何來時間戀愛學壞?!夏佩珍的人生因吸毒每況愈下,至1946年更因此遭到逮捕判刑,讓親手斷送女兒一生幸福的父母追悔莫及。
結束與夏佩珍的無緣戀情,鄭小秋和同屬「明星」的青春女星朱秋痕墜入情網。被譽為「都市妖媚女兒典型」的她,專演涉世未深、追求浮華的淺薄少女,由於外型嬌小玲瓏,與夏佩珍有幾分相似,唯鋒頭始終為其掩蓋。見女兒遲遲未受重用,同為演員的父親朱孤雁認為「影圈中人非製造豔聞不足以成名」,便暗中策劃朱秋痕與鄭小秋來往,藉此製造話題。對此知之甚詳的「明星」一線小生龔稼農回憶,「雙秋」戀愛傳聞喧囂一時、謠言滿天……當真相為鄭正秋知悉,深覺朱家父女用心不良,堅決反對來往,無論是否假戲真作,戀情只能劃下句點。數月後,朱秋痕在父親促成下,與一位極愛慕她的輪船職員結婚,揮別燈紅酒綠的銀幕生涯。


「小秋的銀色旅程,如把他延長到胡蝶合演『姊妹花』的小生時代,不如把他縮短在優秀的童星期。……因為在我國電影小生外型的漂亮要重於性格、氣質的傳統觀念下,小秋演小生後的矮胖體態限制了他的小生前途。」龔稼農與鄭小秋合作多部「明星」經典,通常是戲份相差無幾的雙主角。相較運動員出身、體格健壯結實的他,鄭小秋屬中等身材,站在胡蝶、嚴月嫻也僅是齊頭,無法顯出高人一等、英挺威猛的男子氣概。
外型條件受限,成年後的鄭小秋也缺乏令人傾倒的明星氣質與誘人親近的觀眾緣,使星路星運更添崎嶇。三0年代初,上海發行甚廣的電影週刊《電聲》曾舉辦「中國明星選舉」,列出「我最喜愛的男女明星」、「最美麗的女明星」、「最漂亮的男明星」、「表演最佳的男女明星」、「最強壯的男明星」、「最有希望的男女演員」、「我最願和他做朋友的男女明星」及「最健美的女明星」等選項,其中男明星以金焰(最喜愛、最漂亮、最想和他做朋友、最強壯第二名)一枝獨秀,女明星則以胡蝶(最喜愛第二名、最美麗)、阮玲玉(最喜愛、表演最佳)和陳燕燕(最可愛、最想和他做朋友)分庭抗禮,其餘知名影星如:高占非、王人美、黎莉莉、袁美雲、查瑞龍、黎鏗也都榜上有名。主演多部賣座影片的鄭小秋雖未缺席,卻是以近千高票穩站「我最不喜歡的男女明星」首位,尷尬處境不難想像。無論觀眾「不喜歡」的原因為何,單此三字便如巨石壓身,對自小投身戲劇的鄭小秋與希冀長子繼承衣缽的鄭正秋而言,無疑是最大警訊。
鄭正秋離世後,身為好友兼事業伙伴的張石川一心扶植鄭小秋,見小生前途有限,便建議轉入幕後,以導演之職重新出發。他初期為張石川助手,雖然編導功力尚淺,但公司依舊提供他許多磨練機會,唯成績始終難與父親相提並論。龔稼農坦言:「當時很多人都批評說他是捧不起的阿斗,其實都是愛之深責之切罷了。」每每耳聞長輩先進對父親的讚譽推崇,身為兒子的他想必心緒複雜,那種既驕傲又沈重的負荷,豈是言語足以形容。


五0年代,華語片掀起歌唱片狂潮,一連串由鍾情主演、姚莉演唱、陳蝶衣填詞、姚敏譜曲的作品大行其道,幾乎部部熱賣。系列電影的成功,除幕前幕後配合,與鍾情搭配最多的銀幕情侶—金峰同樣功不可沒,他稱職扮演襯托紅花的綠葉,使劇情重要的愛情元素不至缺角。相較削瘦的陳厚與壯碩的喬宏,金峰身材袖珍、身手靈活,與體態嬌小的女星十分登對,無形中拓展他的百搭戲路,跨越時空界線、悠遊各類題材之間。
以女性為主的愛情輕喜劇中,金峰總扮演活潑專情、略帶傻氣得可靠青年,展現足與「喜劇聖手」陳厚媲美的摩登魅力。沒有舞刀弄拳的剛猛,少了斯文清瘦的幽雅,金峰就像你我身邊長相正派的年輕人,或許不那麼搶眼,卻在平凡中透露獨特魅力……畢竟他一貫可愛敦厚的銀幕形象,早已深植影迷記憶。


金峰本名方銳,廣東潮州人,父親方圓為影圈知名化妝師。抗戰時,輾轉就讀貴陽之江大學、重慶大學,在重慶參演舞台劇。1952年,以本名在港從影、初為配角,參演〈青春頌〉(1953)、〈再春花〉(1954)、〈夜半歌聲〉(1956,李英執導)等,後受拔擢與林翠主演歌唱片〈薔薇處處開〉(1956)。1955年,正式加盟「新華」,取藝名金峰,與看板女星鍾情成為最受歡迎的銀幕搭檔,賣座電影多不勝數,包括:〈葡萄仙子〉(1956)、〈採西瓜的姑娘〉(1956)、〈郎如春風日〉(1957)、〈阿里山之鶯〉(1957)、〈風雨桃花村〉(1957)、〈一見鍾情〉(1958)、〈鳳凰于飛〉(1958)、〈血影燈〉(1958)、〈百花公主〉(1959)、〈美人魚〉(1959)、〈情敵〉(1960)、〈入室佳人〉(1960)、〈私戀〉(1960)等。之後,再與公司力捧、能歌善舞的新人藍娣(張萊娣)搭配,合作〈百鳥朝鳳〉(1959)、〈自由戀愛〉(1960)、〈小鳥依人〉(1960)、〈茶山情歌〉(1962)等。此外,赴日拍攝的彩色片〈碧水紅蓮〉(1960),以及鍾情自製主演的〈妖女何月兒〉(1961)亦都邀請金峰擔任男主角。影片叫好叫座,片酬甚至一度超越最吃香的陳厚,躍升全港首席歌唱片小生。
1962年,因合作多年的東家「新華」結束在港營業,轉而投入兵多將廣的「邵氏」,金峰由一枝獨秀轉型為可主可副。首作為古裝黃梅調喜劇〈鳳還巢〉(1963),後主演〈喬太守亂點鴛鴦譜〉(1964)、〈蝴蝶盃〉(1965)、〈女秀才〉(1966)、〈菁菁〉(1967)、〈雙喜臨門〉(1970)、〈仙女下凡〉(1972)等,並在部分片中退居二線,如:〈雙鳳奇緣〉(1964)、〈藍與黑〉(1966)、〈船〉(1967)、〈少年十五二十時〉(1967)、〈春暖花開〉(1968)、〈狂戀詩〉(1968)、〈釣金龜〉(1969),戲份次於陳厚、金漢、楊帆、喬莊等男星。1971年,憑與凌波主演的民初文藝片〈啞巴與新娘〉(1971),獲第九屆金馬獎「最佳演員特別獎」。七0年代,嘗試諧星反派路線,亦參與時裝寫實片。演罷〈流殘劍血無痕〉(1980),專心投身幕後,先在桂治洪導演的恐怖片〈邪〉(1980)任場記,後於〈邪完再邪〉(1982)、〈搏盡〉(1982)及〈魔〉(1983)晉升副導演。八0年代中淡出影壇,移居美國波士頓,回顧三十年電影生涯,作品超過六十部。


五0年代下半,歌唱電影達到極致,也是鍾情、金峰的風光時刻,最明顯的例證,即為兩人不斷飆高的酬勞。籌拍〈那個不多情〉(1956)期間,投資的作曲家姚敏向「新華」商借金峰為男主角,提出六千港幣的驚人數字(鍾情已達萬元之譜……實際上,他可謂歌唱片的最大獲利者之一,與鍾情合作搭檔,知名度快速竄起;待鋒頭轉弱,星途也未如鍾情那般大起大落、由紅翻黑,金峰依舊發揮百搭優勢、與多位女星合作,成功延續演藝生涯。
儘管年歲漸長,人稱「袖珍小生」的金峰卻展現「凍齡」優勢,左看右看都像年輕小伙子。即使直逼四十大關,仍被派演〈少年十五二十時〉的學生一角,另類的超齡演出,使他有感而發:「怎麼我都長不大?」接到通告時,金峰一度非常排斥,曾堅決不肯接受片中幾乎可作自己兒子的角色,最終還是拗不過公司,勉為其難再扮高中生。與小己十九歲的邢慧扮演學生情侶,外型雖看不出差異,一場熱舞戲卻讓他露餡,金峰半開玩笑:「我年紀大了,跟年輕的邢慧跳完一場『阿哥哥』後,真把我給累慘了!」此外,他還與年紀可當女兒的李菁合作〈菁菁〉、〈仙女下凡〉,老實說,若不提真實年齡,無人會猜眼前人竟是位中年男子。


在重慶求學期間,金峰便對蘇州小姐的沈雲(1929~)一見傾心,未幾締結良緣。赴港後,沈雲同樣投身影壇,參與〈春天不是讀書天〉(1954)、〈曼波女郎〉(1957)、〈野玫瑰之戀〉(1960)、〈野花戀〉(1962)等影片,多飾演個性嬌縱、與女主角對立的角色。私底下,兩人家居幸福,組織育有兩男兩女的溫暖家庭。無論何時,只要談到孩子,金峰就樂得眉飛色舞。如此兼顧家居的紅星實屬少數,畢竟工作忙、誘惑多,稍不注意就掉進陷阱。除本身個性使然,金峰的潔身自愛,與身旁有位影壇資歷豐厚的父親在旁強力督促關係密切。
方圓是影圈極知名的化妝師,自四0年代末起,數百部電影的化妝都由他負責。這位影響演員美醜甚巨的幕後功臣,也偶爾客串電影演出,從早期的〈花外流鶯〉(1948)、〈明天〉(1953)到〈一見鍾情〉(1958)、〈蘭閨風雲〉(1959)等片均可見到身影。方圓對化妝藝術投入甚深,幼時為知名童星的作家鄧小宇有深刻描述:「我記得有一位我們尊稱為方爺爺的化妝師方圓先生,一頭銀白髮,留著修剪得很有型的鬍子,經常戴上法式鴨嘴帽,穿蘇格蘭式大格子恤衫,卡奇褲,結絲領巾,駕著他的電單車,風馳電掣地往返片場,有型到極。他雖然只是一名化妝師,但一直以藝術家自居,他尊重、重視他的職業,以此為榮,而同時,他亦受周遭的人尊敬。」方圓不只認同、更珍視自己的工作,每次位演員定裝完畢,都會拍照存檔,一面是為紀念,另一面則有歸納經驗的積極意義。值得一提的是,身為演員,金峰亦有得到父親真傳,為少數對化妝頗有研究的男星。


近年娛樂圈出現不少「第二代」,有的演戲、有的唱歌、有的跑通告,部分才藝表現普通,難逃網友毒舌狙擊,其中最常見批評莫過:「若不是你(妳)爸媽,哪有機會呀!」此話其實不假—試問沒有門道,除非亮眼奪目如林青霞,否則擠入娛樂窄門的機會真是微乎其微!父母赤手空拳打天下,自然有兩把刷子,孩子就算表現再好,也頂多是理所當然的「虎父無犬子」,想超越,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鄭小秋的際遇恰是如此,父親在許多影圈長輩、同事眼中都是為人謙和、文采飛揚的君子兼才子,又因為早逝的緣故,把這一切變得更偉大……相形之下,與父親同行但不同領域的金峰明顯少了這層包袱。當然,金峰所以能徹底走出自己的路,也在他擁有成為一線明星的真材實料,而這正是鄭小秋略顯不足之處。

參考資料:
1.《聯合報》1958年3月2日~1966年5月8日,金峰相關報導共六則。
2.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中國電影資料館編,《中國影片大典(故事片‧戲曲片)1905~1930》,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6,頁17~18。
3.朴圭媛著;石美玉、趙學美譯,《尋找我的外公:中國電影皇帝金焰》,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9(第二版),第三部分照片。
4.杜雲之,《中國電影七十年》,台北:中華民國電影圖書館出版部,民75,頁40~41、104~105、142~143。
5.龔稼農,《龔稼農從影回憶錄》第一冊,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69,頁15~16、150~151、156~157、174~175。
6.左桂芳、姚立群編,《童月娟:回憶錄暨圖文資料彙編》,台北:文建會,民90,頁114、126~127。
7.吳昊主編,《男兒本色》,香港:三聯書局,2005,頁44~48。
8.藍天虹,《八十載滄桑話舊》,台北:三藝文化,2007,頁96。
9.鄧小宇,「一種生活方式的消逝」,香港電影資料館第十九期通訊。
10.網易讀書:我國兒童電影的代表:鄭正秋與鄭小秋
11.曉來輕酌:昨夜星辰系列之三十:從童星走向成功—鄭小秋
12.中國影視資料館…鄭小秋


相關文章:
1.虎父無犬子…鄭小秋
2.歌唱片綠葉首選…金峰
3.美麗時光,一而再…《愛戀老電影—五、六0年代香江男星的英姿與豪情》出版
4.航向未知人生…瓊瑤原著〈船〉
5.情有獨鍾…鍾情與鍾情式歌唱片
6.沈默的關懷…〈啞巴與新娘〉
7.牧羊女的獨立宣言…〈菁菁〉
8.一見鍾情:談五0年代的新華歌唱片風潮
9.緊湊炫目追男仔…井上梅次作品〈釣金龜〉

收聽網址:中央廣播電台「台灣紅不讓」點選10/11,節目音檔將保留45天。
節目摘要:【兩代明星比一比】鄭小秋、金峰【主題】青出於藍:父親同為電影圈前輩的兩代男星
播放歌曲:鍾情、金峰主演歌唱片〈百花公主〉插曲「踏車送花」姚莉演唱

本文同時刊登於「戀上老電影…粟子的文字與蒐藏」新聞台
文章網址:青出於藍…鄭小秋、金峰
該處有更多電影文章可以欣賞唷!

2 則留言:

  1. 金峰真的是走了,沈雲最近亦來了香港和大陸走一趟。

    回覆刪除
    回覆
    1. 感謝您提供訊息,不知沈雲前往香港、大陸是旅遊還是探親,祝福她生活愉快、身體健康!

      刪除